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早期华工的出现是国内的生存压力、国外的吸引力及特定的历史环境共同交织作用的结果。国内的推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口耕地压力。从清初到道咸年间的中国人口增加了5倍,闽粤两省的人口增长幅度更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土地面积却增长很少,于是,向海外寻求生存空间成为了当时的被迫选择。二是自然灾害的影响。美国华工的主要故乡是台山,但台山自咸丰元年(1851)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这57年内发生了35次水旱、地震等灾害,生存资源的不足使得广东民众向海外寻求出路。三是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19世纪中叶,广东局势动荡,太平天国起义、土客械斗、两次鸦片战争等使得社会矛盾尖锐,引发了华人的大量外迁。美国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淘金热的影响、1848年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了黄金,消息传到珠三角之后,大批广东人前往淘金。二是劳动力的需求。美国在赢得独立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开发广大的西部地区,但美国在1810年时,平均每平方公里也只有1.6人,因此,美国政府需要吸引更多移民开发经济。

——摘编自生键红《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


(1)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早期华工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美国早期华工这一现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在全世界瓜分殖民地,大规模开辟种植园,修建铁路、公路和运河,开采矿山,这些均需要大量劳动力。与此同时,黑奴贸易被禁更加剧了劳动力的匮乏。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此后的数十年间,多达500万华工出国,其中相当部分定居国外,成为此时中国海外移民的主力。这些出国的华工有90%来自广东、福建两省。除部分移民从事商业活动外,多数华工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深受殖民者的剥削。

——摘编自许玮琳《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出现了新的海外移民高潮,移民输出地从南方扩展到北方,甚至历来较少移民海外的东北地区也出现了移民。移民的目的地遍及全球,但往往以发达国家为首选。除务工人员之外,留学生移民、技术移民以及投资移民也异军突起。19782012年,留学移民有200多万人。21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投资迅速增长,由此也带动了投资移民的增加。

——摘编自庄国土《全球化时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新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发展的趋势及原因。
3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材料一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我们已经看到,生产率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导致19世纪欧洲人口的急剧增加。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是通过海外移民寻找出路的。铁路和汽船有效地将大批的人运过海洋和大陆,而种种迫害更是进一步迁移,正如爱尔兰的土豆饥荒所造成的自然灾害那样。这种种因素合在一起,导致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移民。每过去10年,人口迁移的潮流便有巨大的增长。19世纪20年代,总共才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中,有大约260万人离开欧洲,而在19001910年间,移民人数高达900万,也就是每年有近100万移民。……从世界历史的观点来看,这种规模极其巨大的迁移的意义在于:除很大一部分人涌入亚洲的俄国地区和一小部分人慢慢流入南非外,迁移的目标完全是针对美洲和大洋洲的。结果,西伯利亚、南非除外的英国自治领和南北美洲在种族几乎完全欧化。虽然拉丁美洲的印第安居民设法活了下来,但幸存下来的只是少数。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1763年以来欧洲移民的主要趋势,并简要分析欧洲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二   工业革命不仅是海外领地被欧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欧洲庞大的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的重要原因。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上的很大一部分地区都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国。殖民地作为数量日益增多的制成品市场;从攫取殖民地的不断增长的欲望中,可以看出帝国主义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密切联系。19世纪期间开始工业化的几个欧洲国家和海外国家很快就在互相争夺市场,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各自的关税,以抑制别国的产品。不久,有人主张,每个工业化国家都应当拥有能够为其制造商提供“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市场”的殖民地。

——选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新帝国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并概括“新帝国主义”的特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农民战争使四川人口大量死亡和外逃,经济凋敝。康熙年间“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后又规定“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人民纷纷携儿带女大规模移居四川。“前去四川耕种纳粮”的民众普遍希望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成家立业,发迹兴旺”。他们或插占,或佃耕,或商贩,或从事其他职业以求生存,形成了一种移民杂居并各求发展的局面。在清代,福建人不仅迁往临近的江西、浙江和台湾,还移往江苏、山东、四川,直至东北。与此同时,外地也有移民移入福建,如邵武的江西人有南昌帮、抚州帮、南丰帮、广昌帮等,总称江西帮。在南平,有浙江、安徽、江西的商人分别从事种菇、饮食、木工等行业。

——谢方里《试论明清人口迁移的特点》

材料二   历史上由欧洲人发起的殖民扩张经历了两次狂潮,第一次狂潮始于15世纪,止于18世纪末,第二次殖民扩张狂潮始于1870年,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殖民扩张的过程也是欧洲人向全世界移民的过程,欧洲白人殖民者本身就是移民。二战后,殖民时代的结束带来了原殖民统治者退出前殖民地的趋势。同时,西方很多国家制定了优惠政策,以吸引拥有相当财富和拥有知识、技术优势的外国人前来定居、工作、投资。总的说来,后殖民时期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移民的数量。据联合国2002年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的移民每年汇往本国的资金达到5000亿美元,已经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外资或外汇来源。

——摘编自郑亚伟《殖民与后殖民时期国际移民的特征及不同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国内移民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形成国际移民潮的原因。
5 . 1500年至1850年间,欧洲、非洲等地向美洲地区移民近2000万人,其中非洲移民约为欧洲移民的4-5倍。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欧洲对美洲的探险与征服
B.传染病造成美洲原住民的大量死亡
C.罪恶“三角贸易”的推动
D.族群混合使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高祖七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规定“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

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地”,取消了全部人头税。

材料二   我国人口增加率30%o,粮食增加率几年来是40% -50%,可见粮食增加很快,但是粮食增加的率不能长期地这样下去,因为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来总要成为问题的。同时,由于中国人口过多,劳动力廉价,人们不愿意改进技术实现机械化,进而无法提高生产率,我国的国民收入在1956 年将近900亿元,其中消费部分约为79% ,积累部分约为21%。因人口多,所以消费大,积累小,而这点积累又要分摊在这许多生产部门,觉得更小了。我要研究的就是如何控制起来,使消费的比例降低,同时就可以把资金多积累一些。

——摘编自马寅初《新人口论》

材料三   正是中国20 世纪50——60 年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在改革开放时代恰逢劳动年龄,进入劳动,为改革开放带来了不断的劳动力,促进经济增长,在很长时期里,我国老年化程度并不严重。例如,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少年儿童占人口(0-14岁)比例从36. 3%降低到22.9%,劳动年龄人口(15- -64 岁)比重从59.3%提高到70.2%,而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比重从4.4%上升到7.0%。人口结构的这种变化,大大减轻了人口抚养负担,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生产性。在社会抚养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负担减轻的条件下,产生两个潜在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即所谓人口红利。

——摘编自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 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
(2)材料二、材料三在人口问题上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有何建议?
2020-05-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一书中论述了玉米和甘薯对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发和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他写到:“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果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
垦荒的“棚民”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处可见,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区 。地方志的解释说:“大抵山之阳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阴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年余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汉水流域的垦荒和农业报酬递减加剧,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个别有会心的结论:“这一地区及川北部分地区成为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叛乱的中心,也许并非偶然的巧合。”
历史上,中国没有遇到同期英国那样的较大规模的移民分流的机会。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径。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影响至今犹存。
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材料二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工业化,在19世纪快速进行。英国再次领先一步。……人们渴望住在城市,有多种社会和文化的原因。从历史上看,阻止城市扩张的主要限制还是经济方面的——城市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生活必需品给这么多的城市人口。随着现代工业的技术进步,不仅这些限制得到了缓和,而且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还需要城市扩张。在前工业化时代的社会,多数人口,甚至包括非农业人口,都居住在乡村地区。因为比起运输粮食和原材料到工人集中地的费用,运送工业制成品(如纺织品和铁)还要便宜些。然而蒸汽动力和工厂制的引进、焦炭取代木炭成为炼铁工业原料以及运输和通讯上的进步使局势发生了改变。
——(美)隆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玉米和甘薯的种植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试评论何柄棣先生关于白莲教叛乱原因的观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中英两国移民流向的不同点及其原因。
2019-01-30更新 | 101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第一次大移民发生在公元4世纪左右,原来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族人便成群结队地离开中原地区搬到了长江以南的江苏和安徽等地区。在第一次大迁徙的150年间,南迁的人口达到了90万人之多。

唐代的时候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移民。安史之乱期间又有一大批人离开了北方跑到南方。这次移民所移动的距离更远,跨越了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等地,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住下来。

第三次大移民发生在12世纪中期。当时的中国处在南北对峙的状态,北方女真人的金政权与南方汉族人的南宋政权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乱移居到南方。这一次,由于浙江、江西等地在上次移民中也居住了很多人口,大批移民只能向东南的方向行走,最终走到了广东、广西、福建,甚至海南岛等更靠南的地方。

材料二   到了中国近代,最明显的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闯关东是以山东和直隶人为主,目的地是东三省一带;走西口是以山西、陕西人为主,目的地是蒙古草原;下南洋是以广东和福建人为主,目的地是东南亚一带。这三个方向的近代移民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不是官方有目的组织的。不仅如此,一开始政府还是强烈反对的,比如闯关东。

材料三   上海大学的刘玉照教授看来,中国近代以来的海外移民潮流,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波移民产生在清朝,大量劳工迁徙至东南亚地区;第二波移民出现在晚清时期,因通商形成贸易移民;第三波是上世纪80年代所谓的“精英出走”,大批优秀知识分子赴海外留学并定居;第四波是在21世纪出现的社会富人外迁移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三次移民的特点及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分析近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新特点及原因。
(3)结合材料三及有关知识,分析促使现代中国海外移民群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9 . 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下表,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欧洲移民表
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
美国1821~19323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1800~19391200万
阿根廷1856~1932640万
加拿大1821~1932520万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14-11-27更新 | 1728次组卷 | 2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