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面是一份藏于广东省江门市博物馆的借据。该借据可以用于研究(       
立领银数人黄官奕为因往(旧)金山获利,盘费不敷,恳求西龙社乡老黄玉涵……等,情愿发船位本银壹拾捌两正,言定以限一年为期,本息清还……或系别图生意支消无银归款,系伊父子家人填还抵足,毋得异言。今欲有凭立明领银数一纸,交西龙社值理收执为据。
一、实发到本银壹拾捌两正
合家担保 父黄元盛
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十二日立领银数人黄官奕
①近代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②华工参与美洲开发 ③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④洋务新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5-12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三个区域(阴影部分)均系沟通两大洋的“海上生命线”咽喉所在地。从历史文化角度看,这三个区域的共性在于(       

A.拥有产生过本土象形文字的古代文明B.留下过航海家哥伦布的行迹
C.殖民主义的影响导致多元文化的并存D.拉丁语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西洋移民潮

材料一   18501940年,大约有6000万人离开了欧洲。“大西洋移民潮”——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因为除了那些从俄国欧洲部分移居俄国亚洲部分的人以外,全部是越海迁移的,其规模要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迁移。正因为有了这么一种方式,欧洲的早期殖民地分支才转型成为带有欧洲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诸方面传统的强大影响力的新社会。

材料二   

注:箭头的宽度与移民的人数相对应

——材料均摘编自【美】帕尔默等《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时期的大西洋移民潮加以阐释。
2024-04-06更新 | 308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浙江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4 . 下表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种族差序表
身份称谓权利
第一代西班牙殖民者半岛人政治、经济、司法和教会的高级职位
美洲出生的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出任其他重要职务
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后裔梅斯蒂索人低级官职和大部分普通职业
黑人与其他种族的后裔穆拉托人、桑博人等大部分作为奴隶成为交易的商品
据表可知,这一“种族差序”(     
A.反映美洲地区人种结构多元化趋向B.实现了西班牙对拉美的完全控制
C.旨在维护考迪罗体制和大地产制度D.是引发巴西独立运动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近200年美国移民数量与结构的变化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近200年间北欧和西欧移民始终是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B.世界大战和经济“滞胀”危机使美国移民数量跌至波谷
C.二战后美国移民结构伴随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改变
D.世界各地移民的到来使美国形成了趋于一体的移民文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入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终魏晋世,黄河、长江两流域间,连岁凶灾,几无一年或断。总计二百年中,遇灾凡三百零四次。其频度之密,远逾前代”。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汉国刘渊在其徙都平阳时,将民户也迁到平阳。在灭后燕后,前秦苻坚将关东胡汉人民十万户迁至统治中心关中。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材料二:1850年代,美国许多州,尤其是西部各州在欧洲设立了移民办事处。1862年,林肯签署了《宅地法》,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美国公民或申请公民资格的人,都能免费获得一块160英亩的公共土地。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同年,波士顿商会还成立了美国移民公司,目的是从欧洲招募熟练工人。1865年以后,各州积极采取移民政策,招募劳动力的热潮从东部扩展到西北部。1850年起,美国移民数量剧增。从1820年至18880年,合计有1164万人移居美国。

——摘编自王晓峰《美国政府经济职能及变化研究》等

材料三:1954年,仅上海市无法就业的青年就达60多万人。在团中央的发起和组织下,全国迅速掀起组织青年垦荒队到边疆的活动。1956年,中共中央指出国家应当有计划地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决定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要求国有农场的耕地面积要增加到14000万亩。1956年的移民垦荒任务确定为:由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上海等省市移出55万余人,分别安置在黑龙江、青海、甘肃、江西、内蒙古等省区,建立新的农业生产基地。1956年中央对移民垦荒的工作给予了很大支持,迁移时所需的路费和住房、建设新村道路、桥梁、水井等费用,均由国家投资解决。

——摘编自闫存庭《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移民垦荒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末年至两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徙的原因,并指出其迁徙的方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50—80年代美国外来移民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6—1957年我国省际移民迁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省际移民迁徙的历史作用。
2023-11-20更新 | 191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7 . 英国人包令(1849—1859年在华),曾在厦门亲眼看见掠卖华工的情况“几百个苦力(华工)……胸前各自按照准备把他们送去的地方,分别打上‘C’(加利福尼亚)、‘P’(秘鲁)或者‘S’(山德维治群岛,即夏威夷群岛)等印记。”这一批华工(     
A.为提升中国一战后的地位作出贡献B.赴加利福尼亚从事太平洋铁路建造
C.在各地形成唐人街传播着中华文化D.自愿签署契约出国获取了巨额利润
2023-11-08更新 | 719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暨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口迁徙带来文化重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越走越宽,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凭借着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特别是闽广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鸦片战争之后,时值国内经历太平天国、两广洪兵起义和广东土客大械斗之后,东南地区满目疮痍,而东南亚种植园经济发展,各国纷纷设立招工公所,以工资为抵押换取出洋旅费等手段吸引华工,甚至使用欺骗、绑架手段掠卖华工。数十年间,大约200万华工到达东南亚地区。他们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

——改编自高荣伟《下南洋: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人口大迁徙》等

材料二伍连德祖籍广东新宁县,1879年出生在马来西亚槟榔屿;1902年,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07年,出任北洋陆军医校帮办;1910-1911年间积极参与东北鼠疫的防治工作。在中国的30年间,在学术理论创新方面,伍连德与王吉民合著《中国医史》,梳理了中国自周代以来的医政、疾病史和医学家及其学派,对中医的现代性转型做了开创性的探索。在实践方面,积极投入中国的医疗事业的建设,如在哈尔滨、三姓和拉哈苏苏建立防疫医院。

——据黄丁《民族主义与现代化之间——论伍连德之中医现代性转型探索》整理

材料三关于难民的新闻报道

新闻周刊自俄乌军事冲突爆发以来,短短三周多时间,波兰首都华沙已经涌入超过30万乌克兰难民。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整个波兰在三周内(截止2022年3月17日)已接纳超过200万乌克兰难民。
网易新闻2023年2月28日,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表示,今年非洲之角将迎来连续第六个少雨的雨季,来自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数百万人在水源稀缺、饥饿、不安全和冲突中挣扎求生,流离失所人数继续攀升。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移民东南亚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华人对东南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伍连德对中国医学的贡献。结合所学,指出二战以来保障人类健康起到关键作用的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二战以来难民的类型。有人说“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从东方的智慧中寻找答案",结合所学从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角度简述解决难民问题的“东方智慧”。
2023-05-23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9世纪中期世界人口主要迁移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这一社会差异的严重性在俄国赢得对拿破仑大军的巨大胜利之后变得明显。1815年至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许多军官对他们在其中已生活了4年的比较自由的西方社会有着极深的印象。在那里,他们吸收了当时法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和激进思想,深受这些思想的影响。当他们回到俄国时,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这种情感说明了所谓的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原因。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新加坡就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国家。新加坡在语言教育上坚持“英语+母语”的双语教学,即在学校教育中,英语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介用语,承担大部分科目的教学,而母语作为各族学生的必修“母语”课程和文化德育课程语言。……它打破了单一族群教育体制,少年儿童从小懂得接受多元化的社会和制度;它从根本上保证了各族学生能够享有同等教育资源,同时能够学习他们的母语和文化,让“多元”文化的“各元”不至于失根。……新加坡式英语……让多元的新加坡人找到了共同体的感觉。

——赵泽琳《“多元”族群与“一体”公民——新加坡多元族群治理与公民意识塑造》


(1)根据材料一指出16至19世纪中期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对美洲族群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综合运用材料一二三,结合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以“文化重构”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10 . “下南洋”与“闯关东”“走西口”并称为近代中国的三次移民潮。英国海峡殖民地总督瑞天咸曾说:“马来诸邦之维持,专赖锡矿之税入……锡矿之工作者,首推华侨。彼等之才能与劳力,造就今日之马来半岛。”由此可知,“下南洋”(     
A.保留和传播了中华文化B.缓解了闽、粤两省的人口压力
C.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2023-05-08更新 | 110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两地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