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4 道试题
1 . 欧洲文化能整个地迁移到南北美洲,是因为原住民或者被消灭,或者已被撵走。但印第安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例如披在肩上的塞拉普毛毯起源于印第安部落。日常菜肴中的玉米粽子、玉米粉圆饼和各种辣菜都是以印第安两大名产蚕豆和玉米为基本原料。据此可知美洲文化
A.融合多种文化具有多元性B.完全来自欧洲文化的迁移
C.依旧是印第安文化占主导D.不受干扰自成体系的发展
2 . 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以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以下是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示意图。据表格分析,影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历史阶段 采猎文明时期 农业文明时期 工业文明时期 新技术革命时期
人口 数量 约0.1亿 约6亿 约30亿 60多亿
增长特点 极其缓慢 缓慢 增长加快 先迅猛增长
后缓慢下降

A.近代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B.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C.各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D.人类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2020-09-24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以下关于双元经济出现主要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继续B.列强入侵导致区域失衡
C.近代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D.近代中国国内战争频繁
2020-06-28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中学2020届高三6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在1750至1960年的21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人口增长是不平衡的,欧美和大洋洲这些发达国家所在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每10年增加915%,而亚、非等不发达国家所在地区每10年只增加6%。材料说明这一时期
A.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正向相关B.政治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
C.产业革命需要更多的劳动力D.和平为人口的增加创造条件
6 . “在西海岸,大批招募的劳工是与众不同的人种。他们从工资中节衣缩食,然后越洋寄回家中。他们住在城镇中充斥着肮脏、污秽的最拥挤最便宜的公寓,他们的饮食(主要是蔬菜)是最便宜的,无论多低工资他们都愿意接受。我们美国人民还是愿意让现有的他们留在这里,但前提是绝不允许再有他们新的劳工在此登陆。”(《内务委员会关于移民和入籍的报告》)这段材料表明
A.美国向西部扩张驱逐印第安人B.制定排华法案限制中国人入境
C.欧洲移民推动美国工业化进程D.三角贸易成为新旧大陆的纽带
7 . 如表是上海海关报告中1882—1891年外地人在上海活动的数据统计,这说明当时上海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输出地主要从事职业
广东职员、外语通、餐馆老板
宁波买办、裁缝、男洗衣工
苏州女佣、刺绣工、头饰加工
南京经营缎子、玉石、钟表生意

A.经济因素成为主要动因B.移民逐渐年轻化
C.知识阶层成为移民主体D.限于近距离流动
8 . 下图为《迁出欧洲的移民,1850-1940年》,对此图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③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④人才外流导致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9 . 阅读下列《欧洲移民表》,对此比较好的解释是
目的地时间范围人数
美国1821—1932年3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1800—1939年1200万
阿根廷1856—1932年640万
加拿大1821—1932年520万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2020-04-14更新 | 436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届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在残暴的奴役下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C.拉丁美洲的富有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