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叠什之战

材料一:卡叠什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叠什上纪念碑的铭文。它记录了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联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的经过。以下是卡叠什战役铭文的部分内容:

“我是伟大的法老,统治整个埃及,我的权力无可匹敌。当赫梯联盟试图入侵我的领土时,我率领我的军队与他们交战,并在卡叠什击败了他们。我们消灭了他们的军队,停虏了他们的将领,夺取了他们的财富和珍宝。这场胜利证明了我们的勇气和实力,也证明了我们的神灵的支持和眷顾。因此,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个胜利,以及我们为了保卫自己和我们的国家而做出的努力。”

材料二:在卡叠什之战中,到底胜利属于谁,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赫梯的铭文则说这场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这个战役的结局,并无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在埃及神庙的墙上,绘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胜利浮雕,但赫梯国王穆瓦塔鲁认为自己才是胜利者,因为这次战役巩固了赫梯在叙利亚的统治。在此后几年中,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卡叠什战役铭文》的史料价值。
(2)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3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里安(约86160年)是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史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希腊文化熏陶,有从政从军经历,著有《亚历山大远征记》。《亚历山大远征记》的史料主要来自托勒密的《亚历山大战争回忆录》和阿瑞斯托布鲁斯的《历史》。原因是这二人都随亚历山大转战各地,并且都在亚历山大去世后才写作,阿里安认为二人的记述较为可靠。当二人叙述一致时,阿里安就将其作为准确资料记录下来。当二人不一致时,他会选用比较接近事实、比较有记述价值的内容。阿里安较多采信托勒密的说法,且会明确说“我同意他的说法”。除此之外,阿里安也采用了别人撰述中那些他认为值得记下且并非完全不可靠的材料。对于这些记述,阿里安有些会给出自己的推测和判断;还有一些,如亚历山大之死,他会列举出不同的说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在阿里安看来,亚历山大的业绩前无古人,在当时没有人专门从文学的角度宣传。他决心向世人表彰亚历山大的美德和功绩,为罗马帝国的元首提供一个可以参照的道德典范。

——据崔丽娜《求真与致用: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里安撰写《亚历山大远征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历山大远征记》的史料价值。
2024-05-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蒙古自13世纪初崛起之后,先后发动三次西征,对中国,对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世界的征服者成吉思汗,他是征服寰宇的展示和世界舞台上敏捷的骑兵,用威严之足登上时运的马镫,用权力之手击打傲慢的君主。她的钢矛上的火花像风一样,把世界上的歹徒从国土上消灭。”

——施都丁:《波斯文<史集·成吉思汗序言>译注》,魏曙光译(注:《史集》是14世纪成吉思汗后裔统治的伊利汗国宰相施都丁主编的世界通史著作)

材料二   “那暴君啊,人家都称他为王中之王,就是成吉思汗呀,就是他逞着豪强,把个雄伟的亚洲变成了一片坟墓……这个专灭人之国,杀人之君的凶汉"

——摘自伏尔泰《中国孤儿(全译本)》,范希衡译(注:《中国孤儿》是1755年伏尔泰改编自元代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的作品,在法国演出后取得了巨大反响)

材料三   蒙古人对贸易的重视在世界历史上的贡献也不应该被忽视。蒙古人不仅鼓励和推动贸易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扶植新产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护之下,商品变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欧亚大陆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处建起了大量旅店,也设置了巡逻兵,在丝绸之路上维持治安。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导致一些欧洲人开始寻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热那亚航海家哥伦布。

——摘编自【美】梅天穆:《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注:该著作出版于2012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二者展现的成吉思汗形象有何不同?
(2)相比材料二,材料三中的西方学术界对蒙古征服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如果以“蒙古帝国为中心的世界史”为研究主题,三则材料各自有何史料价值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卡叠什之战

材料一   卡叠什战役铭文是古代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刻在卡叠什上纪念碑的铭文。它记录了公元前1274年,埃及与赫梯联盟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的经过。以下是卡叠什战役铭文的部分内容

材料二   在卡叠什之战中,到底胜利属于谁,说法不一。埃及的铭文说胜利属于拉美西斯二世,赫梯的铭文则说这场战役是埃及的巨大失败。这个战役的结局,并无一方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尽管在埃及神庙的墙上,绘有拉美西斯二世巨大的胜利浮雕,但赫梯国王穆瓦塔鲁认为自己才是胜利者,因为这次战役巩固了赫梯在叙利亚的统治。在此后几年中,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互有胜负,但双方都被战争拖累得疲惫不堪。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评析《卡叠什战役铭文》的史料价值。
(2)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人类文明发展”提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4-28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史料二   (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汇,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

——以上史料扩编自白乐天、李风飞主编

【探究】
(1)史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指出亚历山大远征给人民带来的影响。
(2)根据史料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6 . 对于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自古以来就存在争议。古罗马作家大多对亚历山大的残暴多有批评。近代早期,西方学术界对亚历山大一般持肯定态度,那时正是西方殖民扩张时代。据此可知,对亚历山大东征的评价(     
A.存在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B.取决于对史料的占有
C.受制于评价者的史学素养D.受评价者立场的影响
2024-05-0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在攻陷城池中将有技能的人掠至中国,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组织其从事生产,元朝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同时,阿拉伯人接触到了蒙古火药的威力并加以改造,在其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大显神威。据此可知,蒙古西征客观上(     
A.引发了民族迁徙B.加强了民族交融C.推动了技术传播D.促进了社会革新
2024-04-3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8 . 据史料记载,蒙古西征在攻陷城池中将有技能的人掠至中国,并设置了专门机构来组织其从事生产,元朝设有诸色人匠总管府。同时,阿拉伯人接触到了蒙古火药的威力并加以改造,在其与欧洲基督教国家的战争中大显神威。据此可知,蒙古西征(     
A.引发了大规模人口流动B.体现了生产分工的细化
C.推动了实用技术的交流D.促进了欧洲社会的革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以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70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摘编自《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史料二   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警醒。

——摘编自法国学者麦撒


【探究】两则史料对蒙古西征的评价其侧重点有何不同?影响历史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2024-03-2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10 . 《帕罗斯碑》发现于希腊帕罗斯岛。碑文以刻碑那一年为基点依事纪年,比如“距今1135年前,得墨忒耳(农业女神)寻女并播种,得谷物者众”“距今57年前……亚历山大葬于孟菲斯;哲人亚里士多德卒;……托勒密至库勒内。”从距今418年开始,每年都记载当年雅典执政官姓名。对此石碑的认识合理的是(     
①此碑产生于希腊化时代   ②为研究希腊民主政治和文化提供史料
③碑文带有一定神话色彩   ④开创了西方历史学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