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22-23高二下·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文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哲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探究:根据史料,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023-02-25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阅读与古代历史上著名战争相关的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以后立即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十年征战,亚历山大不仅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己有,而且有所扩大。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都被囊括在他的帝国之下。东征之时,亚历山大就抱有一种把“已知人类居住世界”联合为一体,建立大同社会的愿望。他不仅随军带有专家学者,而且还资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亚历山大的所作所为无疑加深了东西方之间彼此的了解,为新的希腊化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杨俊明《古代帝国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材料二   在公元634年到公元750年,阿拉伯人建立起一个西起比利牛斯山脉,东至中国边境的帝国。阿拉伯的地域扩张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进入了繁荣时期。阿拉伯本来就处于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帝国建立后的经济繁荣又使阿拉伯商人的足迹踏遍了亚、非、欧三洲。商业贸易频繁交往的同时,科学文化的交流也大大加强了。阿拉伯的统治者对异族文化的宽容态度促成了中世纪阿拉伯科学的进步。……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也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纳忠《阿拉伯通史》,彭树智《阿拉伯国家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统治范围的共同特点。要说明阿拉伯帝国能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条件。

材料三   1219年春,成吉思汗统领大军出发亲征花剌子模,此外,还有金国、西夏新归附的契丹军、汉军、河西军以及大批能工巧匠。”“成吉思汗从不花剌进军撒麻耳干……那些被认为有用的人(如技术工匠)被带往蒙古。”《丝绸古道上的文化》载:“马可·波罗及其他一些欧洲人,都曾作为传教士或者外交使节去过蒙古地区或中国,如果没有蒙古的和平环境,他们的旅行就是不可能的。”……中国的绘画和波斯的绘画彼此相识并交流,马可·波罗得知了释迦牟尼这个名字,北京有了天主教的总主教。

——摘编自马婷《蒙古西征与中西文化交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古帝国时期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方式及文化交流的表现。
2022-08-21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3 . 下列为某校高一学生小刚搜集的古代文化交流的相关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的征服战争,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的观点,并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并举一例说明。
4 . 中华文化在交流传播中融合新因素,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同时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是东西方古代文明融汇内容最为多彩、成果最为丰富、影响最为强烈的时期。因为阿拉伯——唐宋元在时间上处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中国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之间。阿拉伯人的经贸活动促进了古代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而这时期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鼎盛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长安空前繁荣,各国使臣、商人云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统治者迫切汲取先进文化,出现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翻译活动,逐渐形成“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的局面。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整体落后西方和政府腐败没落现实面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一系列革新运动。五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日本、欧美留学,他们眼观世界,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直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等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猛烈抨击。在五四知识分子的开新向上的精神品格的感召下使社会获得了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促进了国民新思维、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民性的再造和新素质的形成。

——摘编自史向军、易鹏《论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推动古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力量及代表人物,说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进行的革新运动,简析近代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
2024-04-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信实娱乐公司总经理)阿密特·卡纳说:“我们希望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扮演一个核心角色,我们相信全球市场,我们要推广印度的价值观。我们要在美国本土对抗好菜坞,不单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

——摘编自【法】弗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

材料二   面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惨烈后果,人类又一次反思战争与和平的真谛……在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自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独立后印度社会精英“推广的印度价值观”,并概述阿密特·卡纳的其他思想观点。
(2)根据材料二,围绕“战争与文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