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如图是16世纪《特拉斯卡拉画布》,描述了阿兹特克帝国被征服的过程。特拉斯卡拉印第安人与阿兹特克帝国有仇,遂帮西班牙人打败后者。当地本土画家以此画纪念此事。据此画推测恰当的是(     

A.西班牙人靠热兵器的优势获胜B.印第安人间的内讧是战败要因
C.阿兹特克人在人数上处于劣势D.此战之后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2 . 中华文化在交流传播中融合新因素,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同时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是东西方古代文明融汇内容最为多彩、成果最为丰富、影响最为强烈的时期。因为阿拉伯——唐宋元在时间上处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印度文化、古中国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之间。阿拉伯人的经贸活动促进了古代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而这时期的唐朝是中国封建经济鼎盛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都城长安空前繁荣,各国使臣、商人云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舞台。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统治者迫切汲取先进文化,出现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翻译活动,逐渐形成“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的局面。

——摘编自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尤其是西学重实验、重应用、重理性思维的特点,给中国知识界以深刻的启迪,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而西方先进科学文化的传入,使中国知识界产生极大的震动,中国并非是世界的中心,在中国之外,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国家;同时,也并非只有中华文化高明,西方科学文化也有不少地方值得中国学习。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整体落后西方和政府腐败没落现实面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自觉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一系列革新运动。五四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日本、欧美留学,他们眼观世界,以开放的文化心态直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个性、自由等为思想武器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进行猛烈抨击。在五四知识分子的开新向上的精神品格的感召下使社会获得了重新认识自我的能力,促进了国民新思维、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传播,促进了国民性的再造和新素质的形成。

——摘编自史向军、易鹏《论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推动古代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力量及代表人物,说明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进行的革新运动,简析近代中国留学生对中国的影响。
2024-04-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客观上也造成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恩格斯说:“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欧洲的君主国对法国革命的胜利”。然而,法国大革命所开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并不会因为拿破仑帝国的覆灭而停止前进的步伐。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选择其中一次战争,以“____战争与文化的交锋”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0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公元前198年,巴勒斯坦被塞琉古王国占领,后犹太祭司马卡比发动起义。马卡比在战斗关键时刻鼓励 士兵道: “我们是在为捍卫自己的生命与神圣的宗教而战斗……全能的上帝就会粉碎我们的敌人,因此用不着害怕他们。”公元前165年,犹太人基本赢得独立。这表明(     
A.西亚文化得以继续保持影响B.战争客观上推动不同文化交流
C.亚历山大帝国逐渐走向分裂D.被征服地区普遍反对希腊文化
5 . 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关于亚历山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率军入侵波斯帝国B.创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缪斯宫
C.灭亡了西罗马帝国D.规划修建亚历山大城并使其成为埃及首都
2024-05-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果我们从马其顿转向更广阔的世界就会发现,以利他主义或哲学的目的来混融文化绝非亚历山大的意图,但是他行动的结果却造成了文化的混融。在帝国的不同地区,这种混融的程度是有区别的。……在马其顿的领导之下,城邦国家仍然以自我的方式继续着……有些城市非常繁荣,尤其是帕加马,发展了堪与亚历山大里亚媲美的文学和艺术。

——理查德·斯敦曼《亚历山大大帝》(1997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2024-04-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建筑群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类建筑。该建筑可用以研究(     

A.儒家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B.希腊化时代的不同宗教融合
C.南亚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D.蒙古西征对区域文化的重构
2024-05-0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ZDB)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事是(     

A.中国印刷术的传播B.草原丝绸之路的开通
C.蒙古军队第二次西征D.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2024-04-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蒙古统一后不久,旋即踏上扩张之路。当时的蒙古刚刚脱离氏族社会,各阶层人士仍然崇尚武力,醉心掳掠,战争对于他们几如家常便饭。长期的游牧生活又使之吃苦耐劳,擅长骑射,行动迅捷,骠勇强悍;加之在与汉族的交往中,蒙古人掌握了先进的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定居民族往往难以抗衡。在这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一度取得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辉煌战绩,蒙古的铁骑在亚欧广袤的原野上纵情驰骋,所向披靡。

随着蒙古西征,蒙古帝国最终建立,它打破了东西方道路的重重障碍,各地的商人、使臣、僧侣、旅行家往来频繁,而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三项,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西亚,进而传入欧洲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等

材料二   新大陆的发现为世界文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从殖民地人民方面来说,尽管他们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但几千年来传下来的文化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摧垮的。西班牙人来到以后,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文化,并借助欧洲文化的力量整理、记录了传统文化中的精萃。这些人类文化中的瑰宝得以流传下来并得到了发扬光大。在美洲生长的土生白人和混血种人,他们对美洲有着与欧洲人无法理解的对美洲的乡土感情。他们用西班牙文化的优势在美洲创造了无数绚丽多彩的文化。在西属美洲,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讲授神学,大凡与天主教教义相违背的内容一律不得讲授。

——摘编自金计初《旧世界与新世界——美洲文明》

材料三   1965年12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国会发表演讲,强调:“种族多元主义和世俗国家是我们利益之所系,因为反对种族多元主义和世俗主义,将带来极大的危险。”1966年8月,经内阁批准通过,学校集会和国庆典礼上都要宣读以下誓词:“我们,新加坡的公民们,宣誓我们将作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不分种族、语言或宗教,共同建设一个建立在正义和平等基础上的民主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寻得幸福、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康斯坦丝·玛丽·藤布尔《新加坡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蒙古铁骑能够在亚欧广袤的原野上“所向披靡”的条件。结合所学,简述三大发明的传入对欧洲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西属拉丁美洲在文化领域出现的变化。结合所学,指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加坡推行“种族多元主义”的合理性。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王朝为止,这一时期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下列不属于希腊化时代具体表现的是(     
A.希腊文化中心逐渐向东移B.各地区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C.文学科技得到进一步发展D.本土文化被希腊文化取代
2024-06-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6月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