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1912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1926年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当时,部分人士看到电影、幻灯等新技术的重要作用,遂提出将展览和相关内容拍摄制作成幻灯片和电影,面向公众放映。1932年,历史博物馆先后筹办了“明清重要档案”“洪承畴遗物及史料”“明代倭寇史料”等展览。总体上,民国时期的历史博物馆发展缓慢。

1951年,中央政府发布《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明确提出:“博物馆事业的总任务是进行革命的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博物馆使人民大众正确的认识历史、认识自然、热爱祖国、提高政治觉悟与生产热情。”为贯彻指示精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借鉴苏联博物馆的模式,设立群众工作部担负起社会教育工作,开展宣传讲解、对外服务和联络。196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闭馆停业,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运行。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组建成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具有独特鲜明特点,成为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摘编自王京《1912—196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等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民国时期历史博物馆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2023-04-12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政策话语谱系

时间

图书馆领域代表性政策文本高频词

1949~1978年

《图书馆工作跃进计划》(1958)
《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点
意见》(1967)
工农兵、政治挂帅、劳动锻
炼、开门办馆、勤俭办馆

1978~1992年

《图书馆工作汇报提纲》(1980)
《关于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通
知》(1987)
经费、馆舍设备、以文养文、
业务职称、少儿图书馆

1992~2012年

《关于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通知》
(2002)、《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
(2011)
信息、数据库、金图工程、评
估定级、服务宣传周

2012年

至2019年

《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
要》(2013)、《公共图书馆法》(2018)
总分馆制、电子阅览室、免
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

——摘编自粟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历史、经验和展望》

材料二   2008年5月22日至24日,来自全国25个城市的80家图书馆代表汇聚上海,签署了《把公共图书馆建成城市教室和市民客厅——中国城市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愿景》,提出了以下设想:城市图书馆应当成为城市的时间、空间与价值观的体现;城市图书馆应当成为城市的教室和市民的客厅;城市图书馆应当建立覆盖全城市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总分馆体系;城市图书馆应当注重技术发展主引擎;城市图书馆应当建立起与时俱进的全面质量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许多图书馆先后提出了发展的使命和目标,如1996年12月,深圳南山图书馆落成并对外开放,其巨幅墙雕“智慧之门”便象征着读者将进入一个无限的知识空间;上海图书馆在2003年提出了“积淀文化,致力于卓越的知识服务”的发展使命,“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发展目标,“精致服务、至诚合作、引领学习、激扬智慧”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国家图书馆于2005年提出了人才立馆、服务强馆、科技兴馆的发展理念。

——摘编自王世伟《新中国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实践6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服务社会的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1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服务社会政策所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图书馆服务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