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从1834年通过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起,希腊在对待古迹方面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遗迹永远是第一位的”。尽管一些人认为过于严格的法律有时候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希腊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从来没有动摇过。希腊的这一做法(     
A.促使社会治理水平得以高度发展B.使文化立国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C.秉持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D.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2 . 截至2006年,山西省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784处,世界文化遗产两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各级各类博物馆88个,馆藏文物121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54785件。这表明(       
A.我国较早建立起专业的文物保护体系B.山西的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首位
C.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做出重大贡献D.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 . 《世界遗产公约》中对遗产的描述并未使用惯用的“国际”一词,而采用“世界”一词来表达。这不仅突出了“普遍的共同价值,也使文化遗产获得了超越文化民族主义来理解多样的、唯一的地球的眼光。”《世界遗产公约》的推行(     
A.促使文化遗产摆脱了民族属性B.旨在推动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D.表明国际合作是遗产保护唯一途径
4 . 康有为认为罗马“二千年之颓宫古庙,至今犹存者无数。今都人士皆知爱护,无有取其一砖,拾其一泥者,而公保守之,以为国荣。”而中国的古物“阿房之宫,烧于项羽”、“未央、建章之宫,烧于赤眉之乱”、千年美术精巧技术,“一出旋废”。这是“我国人不知保存文物之大罪也”。材料表明康有为认为文物保护要(       
A.进行变法维新和建立民主政治B.培养公民意识和完善政府职能
C.推翻清政府腐朽统治D.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
2023-07-2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国的非遗工作应实行“活化”保护。在政策指引下,敦煌研究院主持了敦煌数字博物馆的创建、西悬洞窟的人行栈道及保护性展示设施建设工程。这可以用来说明(       
A.科技的运用丰富了文化遗产内涵B.文化事业服务于经济建设
C.合理利用是遗产保护的首要原则D.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并重
6 . 2020年6月,按照1:1比例复制的云冈石窟“音乐窟”在浙江大学正式落成,这是首例可移动3D打印复制洞窟。它再现了“音乐窟”的石窟形制、精美造像,甚至连石窟历经千年风化的痕迹都清晰可见。这表明(     
A.文物保护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成为趋势B.现代信息技术助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C.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D.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2023-04-19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古希腊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南侧女像柱。建筑立柱被人物立柱雕像代替,所有的雕像都是希腊少女的形象,她们一条腿微曲,另一条腿支撑身体的重心,姿态和谐优雅、宁静秀美,衣褶和人体都统一在垂直的视线中。这种建筑风格(     
A.表明雅典女性社会地位高B.深受当地农耕文明的影响
C.蕴含浓厚的人文主义思想D.体现了专制主义政治传统
2023-04-19更新 | 11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国际文化旅游界有一句行话:“看东方古建筑,不能不到中国山西;看西方古建筑,不能不到意大利罗马。”这是因为山西与罗马的古建筑(       
A.都承载了久远的历史文化B.艺术风格迥然不同
C.都体现了集权政治的优势D.建造水平不分伯仲
9 . 1874年,在普法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亚历山大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批准了《关于战争法律及惯例的国际宣言》,宣称;“文化属于人类的共同遗产,艺术财富一旦被毁就无法弥补,他们的文化价值对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并不只属于他们所属的国家。”这一宣言(     
A.符合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化的要求B.提高了民众对文物保护的自觉性
C.避免了文化遗产遭受战争的破坏D.确立了世界文物保护的基本规则
10 . “妙应寺白塔~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是由尼泊尔建筑大师阿尼哥(Araniko)受元世祖之命建造。这一现象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     
A.辅射周边国家B.领域广泛C.引领时代潮流D.博采众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