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周朝有询万民三事的惯例。三事是:询国危、询国迁和询立君。即凡当国家有危难、迁都、选立嗣君的时候必须征询“国人”意见。《周礼》云:“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大询于众庶”。由此可知,周朝(     
A.社会舆论决定君王的决策B.政治体制具有原始民主色彩
C.形成多渠道舆论监督机制D.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主体
2023-11-12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国的政治制度随着时代发展,历经变化。

材料一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下同)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依据材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材料二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君主权力独占基础上的分权辅政为基本特征。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①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②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2)依据材料,概括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中两种模式

3 . 《左传》记载:“名位不同,礼亦异数。”这反映了周礼          
A.具有等级色彩B.内容丰富
C.倡导社会公正D.规定细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西周金文显示,周王任命的诸官,主要分为两类,为满足周的王家日常需要的职务,如山虞(掌管山林)、牧人;还有掌管礼仪、军旅的职务。任命时多辅以“用宫御”三字说明此职主要为满足王家宫廷的需要。以上材料说明西周(     
A.朝廷官职均由周王的子弟充任B.西周形成专业分化的官僚制度
C.西周以采邑制度供养贵族官员D.朝廷官员和王室家臣身份合一
2024-05-3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6 . “武王追怀古代的圣王,就嘉奖分封神农的后裔于焦,封黄帝的后代于祝……在这之后封功臣谋士,封太公于营丘,封其弟周公旦于曲阜,国号为鲁。”材料表明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是(     
①先帝之后   ②功臣   ③同姓亲族   ④奴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3-11-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青苗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