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不能体现西周制度(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周王权力高度集中D.重视构建等级秩序
2 . 何尊是西周早期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12行122字,提到“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义民”。这是目前所见中国一词最早实物见证。分析何尊的史料价值可得知当时
①中央集权的制度大体形成②可以印证武王伐纣史实
③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④已经迈入早期国家形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④
3 . 人们一认为家谱起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2020-09-11更新 | 339次组卷 | 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布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色彩突出C.集权政治的出现D.部族色彩浓厚
5 . 会盟是古代诸侯间会面和结盟的仪式。如表是《春秋》中所见四类会盟活动统计简表,据此可知(     
鲁君
年数
次数
类别
隐公桓公庄公悯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总计
11183223318181831321527255
王臣与会(天子与诸侯)6111131115
诸侯与诸侯884112483645366
诸侯与卿大夫2431583151465571
卿大夫与卿大夫131341053939
总计1112722614152331181418191
A.宗法血缘关系消失B.谈判解决国家争端
C.等级制度完全颠覆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6 .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子争位


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老二),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老三、老四)。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

材料二   《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材料三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1)材料一中你认为谁能继承王位?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最高权力的传承制度是什么?由谁开启?如何评价?
(3)材料二中所说的“列土封建”指何种制度?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授权”与“尽忠”的内容在上述制度中有何体现?有何积极意义?
(5)材料三中所说的“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什么?
2021-10-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礼乐制的共同本质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C.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D.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
9 . 中华古姓多源于图腾崇拜,自古就有“姓氏者,标示家庭血缘之符号也”。然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由此可知,商鞅的姓氏来源于
A.古老的商业图腾B.殷商的后裔C.秦王赐封的商地D.母亲的族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王国维在评价周朝政治制度时指出:“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据此可知,该制度(       
A.体现了血缘关系维系的等级秩序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确立了绝对服从的权力运行原则D.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