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宗法制造成西周“家天下”的局面和魏晋时代“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至明清之际,它为徽商提供血缘网络、商帮、会馆、人力、财力,是徽商成功的重要因素。这表明宗法制
A.血缘关系逐渐被取代B.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D.具备丰富的政治、社会功能
2 . 西周时期,出现了“德”和“孝”的道德范畴。在西周文献中常以“有孝有德“作为贵族品格的基本要求。这一伦理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儒家思想
2020-09-0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周公要求成王到新都洛邑举行祭祀、即位大典,并告诫说:王啊,你开始用“礼”接见诸侯,这些“礼”是非常有秩序而不紊乱的,如果人民不重视“礼”,那么他们就会轻慢你的号令,使事情错乱。由此可见,周公制礼主要是为了
A.巩固自己的地位B.捍卫周朝的统治秩序
C.加强君主的专制D.改善君王与臣民关系
2020-08-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20届高三高考前演练(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周代爵位分五级:公、侯、伯、子、男,侯爵之名来自职称,其余均来自人的尊称或家族亲称。甚至卿、大夫、士也不例外。由此可见
A.等级起源于血缘关系B.古代官职源自分封制
C.周代分封造成等级森严D.宗法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
2020-08-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公元前482年黄池之会,吴王说吴国开国者在周室中辈分最高,所以“为长”,晋定公说从晋文公开始,晋国尊王攘夷,成为周王室认定的霸主,所以自己才是“长”。这反映出
A.宗法分封制蕴含着大一统的因子B.诸侯争霸导致周天子的威信扫地
C.嫡长子继承制因诸侯争霸受到冲击D.周王室与诸侯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6 . “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一做法旨在
A.建立中央集权B.维护宗法制度
C.加强地方管理D.削弱贵族势力
7 . 王国维在评述古代中国某朝代一制度时说:“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由此推论,这一朝代最终还是确定
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诸侯制
C.道家无为而治D.科举取仕制
8 . (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表明孔子倡导的礼乐文明
A.服务于鬼神上苍B.服务于国家政治
C.服务于人民大众D.服务于整个社会
2020-08-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但大多未留传后世,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于宋代。 这反映出
A.分封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
C.君主专制带来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0-08-01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机构,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对于卿大夫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这反映出
A.“家国”同治的观念B.宗法制的实施
C.社会转型的完成D.“国”与“家”的对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