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方伯是天子为了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而册命的,是对周王朝疆域内某些地区有征伐权力的一方诸侯之长。方伯对其控制的小诸侯国实行类似于朝廷对自己的政治统治。据此可推方伯的设置
A.易于引发政局的动荡B.体现了家国一体观念
C.呈现出官僚政治色彩D.强化了天子共主地位
2 . 《大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庙堂诗,从中可看出宗周贵族比较系统的政治观念,诗歌中不再以“夏”称周邦,也不提夏、商两族先王德行遗言,只是处处言“周”,这说明
A.宗法观念源于西周时期B.夏商周有民族认同意识
C.周对夏、商文化的割裂D.周王室中心地位的凸显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战国开始,总能找到人、物、债、婚姻、继承等民法规范的影子,如魏国《法经》中的“杂法”、汉代《九章律》中的《户律》、唐代《唐律疏议》(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中的《户婚律》。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田宅”“婚姻"、“钱债”、“市厘”等若干篇章,如《大清律例.户律》“盗卖旧宅”条:“凡盗卖、换易及冒认,及侵占他人田宅者,田一亩,屋一间以下,杖五十。田五亩,屋三间,加一等,杖八十,徒二年,系官者,各加二等。”

——摘编自项晓基《中国古代民法的再思考》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
20世纪七八十年代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
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法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
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
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2020-11-02更新 | 273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商王对神的意志绝对信仰,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以至于每事必卜。而西周统治者则强调“乎天而应乎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种变化反映了
A.对天命鬼神思想的否定B.商代神权政治的常态化
C.“尊礼敬德”思想的普及D.周人对政治兴亡的反思
6 . 王国维说:“商王乃诸侯之长,方国多系臣服之旧国……关系似邦联、如兄弟;周王乃诸侯之君、天下共主,封国多系分封之新国,……关系似联邦、如父子。”据此可知,西周
A.解决了内外服制度的弊端B.实现了国家权力高度集中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摒弃了血缘关系联结纽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夏商时期,都、邑的数量很少,到了周朝则数量大增,呈现出星罗棋布的状态。商代的甲骨文目前仅集中出现于殷墟一地,而周朝的青铜器铭文则遍布四面八方。材料可反映出周朝文明的特点是
A.开放扩散B.等级森严C.贵贱有序D.自成体系
8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烟亲关系。而周朝所分封的诸侯中,周王称同姓诸侯为伯父或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男或叔舅。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具有浓厚的宗法制色彩D.推动了大一统局面形成
2020-10-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2020-10-16更新 | 171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西周时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度,“礼”主要是用来显示社会中各等级之间差异的。为弥补其缺陷,周公同时制定的“乐”已超越了音乐本身,带有浓厚的政治、社会色彩。这表明周乐
A.规定了人们的行为规范B.显示了社会的等级贵贱
C.促进了社会成员的和谐D.提升了民众的艺术素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