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春秋后期,许多地方已经能生产出外形独特的青铜器,但器用限定制度仍在全域内实行。这种限定制度的实行并没有出现一个中心驱动力,只是一种自发的过程。这主要说明(     
A.宗法与礼乐制度的逐渐崩溃B.周王室对诸侯对的控制力弱化
C.青铜器的功用发生明显变化D.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逐渐形成
2024-03-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初期,“王家”指周王个人的家庭(排除那些已建立宗族的周王兄弟)及维持其财产的管理系统,与“王朝国家”(指中央政府官员体制)均代表周王进行运作。西周后期,“王家”与“王朝国家”分离,“王朝国家”逐渐获得“自我决定的运行体系的特点”。这一变化(     
A.反映出集权体制下的局部调整B.推动了周王朝的官僚化进程
C.淡化了权力分配与血缘的关系D.表明人文精神促进理性行政
3 . 战国中后期,大量东方“客卿”入仕于秦,《史记》曾说“言从衡(纵横)彊(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如魏人范雎在秦国拜相,献远交近攻之策,积极策动秦军攻打包括魏国在内的三晋之地。这反映出当时(     
A.士人缺乏家国情怀B.秦晋两国文化同源
C.官僚政治逐步形成D.秦国变法内容全面
4 . 如图是自公元前328年秦国始设丞相至秦王赢政时期的22位丞相籍贯分布图。这表明秦国(     
A.贵族政治趋向瓦解B.选才标准不断改变
C.户籍管理日益松弛D.地域观念逐渐淡化
2024-02-2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里说,上天生下百姓并为他们立了国君,让国君治理他们,不让他们丧失天性。有了国君又替他设置了辅佐的人,让他们教导保护他,不让国君越过法度。所以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士有朋友……以便互相帮助。这反映了当时(     
A.国君权力受到一定限制B.民本思想推动政治发展
C.仁政王道得到广泛推崇D.君主专制思想开始形成
2024-02-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统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6 . 2022年,河北考古人员在张家洼遗址发现西周初年四套车马器随葬的大墓,表明周人有意把势力扩展至燕南地区,将商王朝形成的北部疆域向北扩展。这一发现可说明,周代(       
A.建立了完善的宗法分封体制B.拓展了中原文明的发展空间
C.改变了商朝的地方治理模式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华夏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龙山文化时期的陕西神木石峁城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构成,附属城防设施形制完备。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向内拱卫。这表明(     
A.城市营建已然形成制度B.坊市分区格局开始形成
C.政治军事功能尤为突出D.礼乐文化影响城市布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西周文物豆闭簋铭文,记载了周穆王册命豆闭为俞国司马的事迹。这段铭文可以说明周天子(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干预诸侯内政C.打破了宗法制度D.废除了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期青铜器多为宗庙重器,器铭上多为“万年子孙永宝用”“永命”等吉祥语,兵器多为族徽、人名之类的短铭。战国时期,青铜鼎铭多标记其使用之处所(宫、府、库、厨),兵器则以“物勒工名”为主。这反映了(     
A.分封制度已彻底崩溃B.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
C.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D.私营工商业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赐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在祭祖、宴飨等大型典礼上进行,一般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受赏者为近臣或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等,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赐贝的政治意图是(     
A.殷周鼎革,完善行政机制B.政治认可,强调礼乐文明
C.明确等级,彰显宗族荣耀D.宣示王权,加强统治秩序
2024-01-15更新 | 23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