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为商周时期的赐贝情况。商周赐贝仪式的变化表明(     
主持者场合对象
商王祭祖、宴飨等多为陪同王臣,未见外服诸侯。
周天子政治性大祭祀、大射礼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
A.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B.贝的货币实用功能增强
C.商朝时礼乐制度已形成D.等级统属关系强化扩大
2024-05-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至春秋早期,各地青铜礼器组合非常相似。春秋中期则发生了以下变化(如表)。这些变化反映出当时(     
地域青铜礼器组合
秦地盘、篮、就、壶、垂为主,少见敦、铷
楚地张、置、盖、浴击、盘为主,罕见颇
中原地区敦、铷、盘、医为主,罕见理
A.青铜技术的进步B.区域发展不平衡C.等级制度的瓦解D.政治秩序的变动
3 . 西周建立后,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将商人的失国,归咎于商人德行的败坏,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收纳逃亡。这一做法(     
A.否定了商朝的正统地位B.掩盖了商灭亡的真实原因
C.蕴含着民贵君轻的思想D.彰显了西周建立的合法性
2024-03-05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高频选择题40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4 .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
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2023-11-06更新 | 93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夏朝建立了一套贯彻和维护王权的强制性机关,从而成为取代联盟管理机关的专政机构。同时,在地方上分封夏后氏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使他们与夏建立君臣名分的政治纽带,成为夏后氏家族的统治机器在全国各地的延伸。这说明(     
A.父子相传已成为王继承的定制B.“家天下“的局面已出现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D.分封制已经比较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代象胥的主要职责体现在“谕言语”和“协辞命”两个方面。“谕言语”是指传译周王和四夷国君、使者之间的言辞使双方明白。“协辞命”是指整饬协调四夷之国的辞命(意指辞令)。据此可知,象胥的设置(     
A.体现官僚政治建立B.有利于民族之间文化沟通
C.强化了君主的权力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022-11-20更新 | 342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如表可知,周朝
齐国世系表(部分)

(注:①吕姜尚,字子牙   ②前386年—前384年,田和)
A.通过分封实现了地方长治久安B.诸侯国王位更替沿袭嫡长子继承
C.利用分封宗法来巩固贵族政治D.政治构建秩序在社会转型中嬗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战国以前,卿大夫的封土是世袭的,而且在其封土内几乎与国君有一样的权力。战国时期,秦国的商侯等人因功封土,但其死后,即失去封土,复为县。这一变化反映了秦国
A.政治形态的不断变化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D.分封制开始受到冲击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侯的担任者多为商周围方国的首领,他们一方面臣服于商,接受商王赐予的封号,一方面是土著国家的首领。但是,各诸侯国、方国的官吏,不是由商王任免的。诸侯国要负担纳贡、服役、戍边或随王出征等义务。商王还要派王族的亲信去地方监督当地首领,便于控制并加强其统治。

——摘引自卜宪群《中国通史(一)》

材料二   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有镇守疆土、勤于王事、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封国内的土地,原则上诸侯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得买卖或转让。诸侯在国内行使君权周天子与绝大数诸侯都是亲戚关系,同姓诸侯不是他的兄弟就是他的子侄,异姓诸侯通过婚姻与他形成甥舅之亲。家、家族、宗族都是以父系为主干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将这种纽带放射到整个国家,全国就是一个大家庭。

——摘引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代对地方实施的统治方式并阐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国家治理方式并简析其对西周统治的影响。
10 . 公元前514年,晋国的韩、赵、魏、知、范、中行氏6家大夫联合灭掉祁氏与羊舌氏,分其田以为10县,任命的10人县大夫中,因有功而受禄2人,因是士族子弟(知、赵、韩、魏)而受荫4人,因贤明而被推举4人。这表明当时
A.选官制度基本成熟B.官僚制取代贵族制
C.晋国治理体系混乱D.中央集权制已产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