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愿陛下令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会造成什么后果?列举汉武帝“矫秦县之失策”的具体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代在地方设置行省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周礼)记载,西周通过设置职方氏,掌管天下的地图,以掌握天下的土地,辨别各诸侯国、公卿和大夫及王子弟的采邑、四夷国、八蛮国、七闽国、九貉国、五戎国,六狄国的人民以及他们的财物数目,遍知他们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据此可知
A.少数民族与周王朝融为一体B.西周的影响力得到扩大
C.周王强化对地方的直接管控D.西周控制范围空前扩大
3 . 荀子曾访问秦国,并在《荀子·强国篇》记录其见闻“都邑官府,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奸邪),古之吏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这表明
A.秦国完整保留了礼乐制度B.荀子否定当时秦国的制度
C.秦国具备实现统一的条件D.传统华夷观念开始变化
4 . 西周时期,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了分封制度,其分封的对象包括
①王族②功臣③古代帝王的后代④平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10-09更新 | 758次组卷 | 27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五级)、不更、簪褭、上造、公士(注:秦汉时爵位名,列为第一级)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这道题反映的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是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古代数学严密的逻辑体系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礼制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
2020-09-08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高中历史知识竞赛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