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1-22高二下·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同官为察", 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 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 《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变化的原因。
2 . 宗法制的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思考:这幅图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点?分封制与宗法制是怎样的关系?
2022-09-2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3 . 知识储备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________
________
西周________________
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西汉________________
东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两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022-09-1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导学案)-导学案(选必1)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夏
(1)建立:约公元前________年,禹建立。
(2)政治:以世袭制打破__________传统。
2022-08-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西周
(1)内容
①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__________、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
(2)特征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关系相结合。
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受_________传统的制约。
③国人也可以通过________来影响朝政。
2022-08-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2-23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商
(1)实行________制。
(2)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2022-08-21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二下·河南·阶段练习
名校
7 . 据目前所见材料,商代公卿大致有22位,其中姓氏可考的有19位,与商王同姓的公卿与异姓的公卿占比(如图)。这可用来说明,商代(     
A.政权结构在形式上较为紧密B.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初步形成
C.家国同构的政治特征不明显D.商王注意协调贵族集团利益
2022-08-05更新 | 683次组卷 | 6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1·全国·高考真题
8 . 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2021-06-08更新 | 20879次组卷 | 161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1高一上·全国·课时练习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蕃篱,屏蔽周室。

——【唐)孔颖达

材料二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周公教姬诵(周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材料四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1)依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说明在周初能够被“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
(3)材料三反映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除此之外,诸侯对周王还有哪些义务?
(4)材料四体现了分封制哪两个方面的影响?
2020-08-27更新 | 77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