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初,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奏说:“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一、动需数万,如何可觅?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引自《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自秦代以来就重视采取合适的民族政策。一般而言,少数民族居住在边疆地带,这些地带为了防御的需要,常常设置有军管型的行政组织,这些组织往往与少数民族的特殊行政制度结合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土司制度兴起于元朝,是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政策上的一大变化。从秦汉以至唐宋时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上是羁縻政策。土司制度则比羁縻政策进了一层,变间接统治为直接统治。土司统治比较起郡县制来,自然是一种落后的社会形态。而且从实质上说来,土司统治是一种半割据状态,与中央集权制是水火不相容的。经过再进一步的改土归流,土司制度就转变为正式的郡县制了。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杨尚希上奏”的具体问题。结合所学,指出隋朝解决这些问题的政治实践及影响。
(2)结合所学,列举汉代和唐代“军管型的行政组织”各一例。根据材料二、概括土司制度带来的在少数民族政策上的“一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简析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原因和历史影响。
2024-04-3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何调节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使地方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足以应对突发事变的权力,又不使其权力尾大不掉而违背中央集权的原则,是历代统治者反复思考的一大难题。而这一难题在清朝得到了相对完美的解决。“相对完美的解决”主要是指(     
A.军机处的设立B.总督、巡抚制度的固定
C.京察和大计实行D.省、府、县三级的形成
2024-04-3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G5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起始于周朝,但执行并不严格。到了汉代则作为行政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并形成一套国家制度,称为“致仕”,该制度尤其明确了官员退休后的俸禄多少。这一变化(     
A.保障了退休官员的待遇B.缓解了官员冗余的现象
C.旨在进一步强化皇权D.缘于政治体制的革新
2024-04-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下表为古代博士的部分相关记载,据此可知(       
《汉书·百官公卿表》“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员多至数十人”
《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国博士也,以高第为鲁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经博士。宣帝黄龙元年,稍增员十二人”
A.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社会主流B.门第出身影响春秋选官制度
C.作者立场不同导致记载差异D.文化制度的传承具有连续性
2024-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5 . 下表为唐前期京官兼任地方官的状况表。据此推知,唐前期(     
道名数量道名数量
关内道25陇右道6
河南道25山南道5
河北道16剑南、岭南道3
河东道17淮南道1
A.治国理念出现显著变化B.科举选官制度功能弱化
C.地方官员行政能力匮乏D.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
2024-04-30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在初创时期,它可能是一个好制度,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到了后期,它如果不随之调整,就有可能走向反面。

——摘编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材料二   中国古代重大制度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政治制度初创时期后期
分封制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要定期向周天子进贡、服从命令、拱卫王室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废除丞相制度,增设军机处
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后又增设武举和殿试

(1)请补写出材料二表中①、②、③的内容。
(2)任选材料二中的一项政治制度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7 .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状况的表述,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②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③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④掌内外藩蒙古、回部及诸番部,制爵禄,定朝会,正刑罚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①②④D.③④②①
2024-04-29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8 . 史载,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其税制也为唐朝所继承。但明清之际却有史学家提出,隋朝的富庶,连汉唐的极盛时期也无法与之媲美。隋朝的“富庶”最可能得益于它(     
A.厉行“大索貌阅”B.强调“藏富于国”
C.改良了农业工具D.开创了义仓制度
2024-04-29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如表中政治制度体现的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是(     
国家汉朝罗马帝国印加帝国
政治制度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元首制
行省制
国王
四大政区
A.罗马帝国政治独特B.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相同
C.文明之间交流频繁D.国家治理方式存在相似性
2024-04-2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下表所示为秦汉史部分关键词

“秦统一”“郡县制”“汉承秦制”“推恩令”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关键词,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