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53 道试题
1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这一论述(     
A.意在继承西周分封制B.肯定了皇权专制的合理性
C.服务于加强中央集权D.论证了汉承秦制的必然性
2 . 明朝内阁学士备顾问,最初多半是靠着与皇帝面对面的交谈来实现。随着皇帝日益深居简出,大臣跟皇帝的接触越来越少,内阁学士的顾问之责只能通过书面意见呈现。这种交流方式逐步制度化,内阁开始代皇帝批答奏章,即“票拟”。这反映了
A.明朝制度章程严密规范B.君主专制强化
C.内阁成为正式行政机构D.政治日益黑暗
2021-05-09更新 | 1226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宋代官帽,左右两边长长的翅子足有一米长,据传是宋太祖发明的,用以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这种长翅官帽(     

   

A.体现出崇文抑武治国理政方针B.有效防止朝廷内部动乱
C.标志着因循保守政治风气形成D.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求
4 . 下列文献记载中与“镇”相关的历史现象,指向明朝的是(     
A.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
B.乃辨九服之邦国……又其(夷服)外方五百里曰镇服
C.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
D.地要不成州而当津会者,则为军,以县兼军使;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
6 . 北宋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这体现北宋政治的特点是(     
A.因循守旧B.崇文抑武C.君权削弱D.机构分散
7 . 曹魏政权建立后,延续了东汉尚书台的旧制。魏文帝非常信任尚书台,诸事都依尚书台协助处理。魏明帝时期,原先由三公所掌握的很多权力,如处理文书奏章、选拔官员等职权均被尚书所侵夺。这实质上反映了(     
A.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C.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D.专制主义皇权的加强
2022-10-03更新 | 1053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关于行政区划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山川形变和犬牙交错两条原则。周振鹤在《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一书中指出,在中国历史上,这两条原则是同时并用的,但越到后来,犬牙交错的原则越占上风。这一变化反映了(     
A.地理因素决定了行政区划B.行政区划调整日益简单化
C.中央集权日趋加强的趋势D.行政区划调整具有反复性
9 . 秦始皇灭六国后,改革行政体制,将原称作“邦”的王畿改称为“都”,原来的王畿长官邦尉、邦司马等则改称为郡尉、郡司马。这体现出当时(     
A.中央官员受到了约束B.郡县制得到有效推行
C.秦对六国制度的沿袭D.分封制在全国被废除
2023-08-30更新 | 46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使职差遣是指皇帝临时派遣某官员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去完成某项临时性事务的制度。唐代不但有很多临时的使职差遣,如礼仪使、南选使、吊祭使等,而且还有许多重要的使职出现了固定化和普遍化的倾向,如三司使、枢密使等。唐朝的使职差遣制度(     
A.降低了政府的国家治理能力B.背离了职官制度的发展需求
C.削弱了中央集权降低了效率D.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
2022-08-09更新 | 53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名校2023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