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政治合法性指的是政治统治的正当性问题,是一个政治体系得以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从历时性演变的视角来看,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传统的演变特征主要表现为经历了由“神权”“宗法”到“民本”这一转变过程。这三种合法性传统分别在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充当着政治合法性来源的主导角色,进而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国家形态和社会结构。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塑造与变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反而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渐进性历史演变过程。其演变过程,不仅仅是指从时间性方面进行把握,更要着眼于政治合法性基础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情境”以及相应的“历史社会条件”的变化。

——摘编自赵帅《神权、宗法与民本: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的演变逻辑》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政治合法性的演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09-3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主观50题)主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3 . 关于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中外学者各不相同,甚至有的观点针锋相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翦伯赞在《中国史纲要》写到: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却说: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材料二     黑格尔(1822年)认为: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政治专制国家。家长制政体是其基础;为首的是父亲,他也控制着个人的思想。这个暴君通过许多等级领导着一个组织成系统的政府。……个人在精神上没有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伏尔泰却赞赏中国的政府组织结构:“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民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尽管有时君主可以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熟悉的少数人,但他无法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不认识的、在法律保护下的大多数百姓。……人类智慧不能想出比中国政治还要优良的政治组织。”

——(伏尔泰《风俗论》)


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
(说明:可以赞成或反对,也可提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09-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世界其他几大历史文化系统而言,中国文化是自我一系的;中国古代文化又是多源的……中国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丰富多彩、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在数千年来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都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文明的多源性有密切关系。

——摘自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

材料二   与印度文明的松散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聚合和连续。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材料中的一个观点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时序性强,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2023-09-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制度是历史的固化呈现,是理想的现实化,同时又是欲望获得可预期性的条件。个体欲望的合力,在短时段上会带来现行制度下的繁荣与发展,在长时段上则会在未来引发混乱乃至新秩序的再现。制度的保守性与激情的运动性,两者之间的张力推动着历史的演化,在中国呈现为不断更迭的王朝史。

——摘编自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选择一个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对该制度予以阐述。(要求:选择的制度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政区不是前代的沿袭或变革。行政区划又是一种地理区域,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自然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行政区划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演变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补充一种因素,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两种因素(补充因素和材料提供的任一因素)分别进行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补充因素,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史实准确,逻辑清楚。)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超稳定系统理论”认为事物发展的走向分为波峰和波谷两种状态。波峰为系统稳定时期,波谷为不稳定时期。超稳定系统一般都具有两重调节机制。一重调节机制是在系统稳定时期发挥调节作用的。另一重调节机制在第一重调节机制失灵时发挥作用,即用振荡消除不稳定因素,使系统回到原有状态。凡是具有这两种调节机制的,不论是生物个体、生态系统还是社会,都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有学者根据这一理论绘制了中国封建王朝盛衰变迁的近似曲线图(如图)。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根据“超稳定系统理论”,任选两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时期,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明确标示出来,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标示的理由。(要求:在答题卡中明确标示出两个时期,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2023-09-02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历程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 (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中国古代创立的社会制度是维护国家机器运转的重要制度,对维护封建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第一阶段,各诸侯国是相对独立的君主国,即封建制社会时期。
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官僚帝制,化家为国,维护社会政治秩序成为整个大一统国家的目标之一。
汉唐汉代建立了官僚体系,唐代进一步发展,是官僚帝制成型时期。
两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君臣共治,士大夫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台谏之风盛行,南宋是治国政治、文化和社会走向封闭,并最终走向衰落的一个转折点。
明清明代废相,开始抑制士大夫,搞专制;清代完全是一种黑暗政治,和汉唐做法刚好相反,是化国为家,又全面退回了专制。
材料中有关古代政治特征提出了诸多观点,选择其中的观点加以阐述。可选择任意一点或整体,可赞同、可反对,也可提出新观点,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的北宋政区改革

材料一   唐室既衰,五季迭兴,五十余年,更易八姓,宇县分裂,莫之能一。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户九十六万七千三百五十三。……(太宗)雍熙中,天下上闫年图,州、座、军、监几于四百。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

(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析为十八,(神宗)元丰又析为二十三……迨(徽宗)宣和四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可谓极盛矣。

——《宋史·地理志》


——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

材料二   研究行政区划至少与三个学科有基本关系,一是历史学,二是地理学,三是政治学。行政区划不但是一种现实存在,而且是一种历史现象。行政区划本身是历史的产物,而且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没有哪一个行政区划不是对前代的沿袭或变革。

行政区划既是一种地理区域,又是一种人为的空间概念,它的存在与变迁都与其他地理因素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区划既是划定于地球表面之上的,当然要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而行政区划之中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这实际上包含了人文地理环境。

行政区划又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发生行政关系的产物,行政区划的变迁往往是政治过程造成的,也就是说,政治的需要往往是行政区划变迁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周振鹤等《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结合北宋政区改革的史实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3-08-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