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1215年签订的《大宪章》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同意’……”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大宪章》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已变得微不足道,国王也不遵守其中的条款。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法律革新B.商品经济发展C.宗教改革D.封建王权强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世纪中后期,英国比法国较早地建立起强大的王权,英国贵族的势力因受到强大王权的限制远不如法国的贵族,但是,深受日耳曼人传统自由观念熏陶的英国贵族们绝不会成为对王权俯首帖耳的羔羊,单个贵族虽不足以和国王抗衡,多数贵族联合起来却能迫使国王签署限制其权力的《自由大宪章》,贵族与王权的较量在近代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基本上呈均衡态势,由此产生了以兼容并包为基本特色的多元政治文化传统,既容忍对立方的存在,又兼容传统的思想与文化。


法国王权与贵族势力的较量却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在中世纪早期,法国境内许多贵族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远在法王之上,法王的实际统治仅局限在王室领地——巴黎地区之内。在中世纪后期,法王的实力急剧扩张,不要说单个贵族,即使全体贵族联合起来也不足以对法王的权力构成实质性的制约,法国出现了绝对的君主专制统治。

——摘编自雷恒军《制度变革的民情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中后期英、法两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英国贵族与王权较量的基本历程。
2024-03-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1级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基督教教义中,神的秩序与人的秩序分离。由于这种分离,通往上帝之路不必经过国王的宫殿,上帝成为更具超越性,因而也更具普遍性的存在;但另一方面,这也开辟了人类不必通过上帝的直接指导而自我统治的可能性。上述教义在中世纪产生的政治后果是(     
A.推动了第一世界性宗教的出现B.导致了二元政治格局的形成
C.造成了教权凌驾于王权的局面D.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政治格局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刺史由秦朝的监御史演变而来,汉武帝为了监察地方郡国,将全国划分为了13州,在中央派遣刺史进行巡查。初设之始其权高位卑,其主要职责为监察地方的官员及王国,“周行郡国”,“秋冬入奏”。到西汉中后期,随着刺史权力不断变大,日渐干预地方郡国事务,其职权广泛扩展至地方军、政、民、农、贡士等多方面。东汉时期,刺史实际上已经逐渐地方官化了。

——摘编自江田祥《空间与政治:汉代交刺刺史部治所变迁及其原因探析》

材料二   《大宪章》先以教会自由奠定王国公共秩序的基础,继而通过修正的封建关系重塑王国的政治结构,辅以司法改革调整王国的整体治理,确认、授予并维护了王国自由人广泛不一的主体权利。《大宪章》试图通过男爵委员会(英国议会的前身)平衡封建结构……既是传统封建契约的细化,也是传统封建契约的革新。《大宪章》既形塑了中古英国的国家之制,又展现了中古英国宪制的整体图景。

——摘编自王栋《中古英国宪制的整体图景》

材料三   19世纪开始,旧制度在工业时代利用新财富孳生了越来越多的腐败。工人阶级愈加贫穷,他们对英国严重的政治腐败日益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呈现激化的势头。城市中等阶级率先发起了要求议会和政府进行体制改革的社会运动。为彻底改变“旧腐败”,英国开始了一系列议会改革。

——摘编自唐朗诗等《英国腐败治理经验:制度变迁的特征与时序》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两汉时期刺史职权的变化,简述这一变化对汉朝政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简述其形塑的“中古英国的国家之制”的运行机制。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政府治理腐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要评价该时期英国的议会改革。
2024-02-2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181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颁布《军队敕令》改组民军,该敕令规定:所有自由人,上至贵族,下至普通平民,都必须承担军事义务;每年农闲季节必须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军训;所有自由人都必须郑重宣誓,保证绝对遵从国王的命令。这些规定旨在(     
A.减轻国家财政负担B.抑制贵族特权
C.推动英国社会转型D.强化封建王权
6 . 13世纪,英国贵族发动反叛,他们“自始无意推翻封建王权,仅是对王权范围作了界定,把国王与贵族之间的关系维持在正常的封建秩序之中”。该事件(     
A.破坏了封君封臣制度B.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C.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D.旨在保障骑士和市民利益
2024-02-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自君士坦丁大帝于313年发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后,基督教从被迫害的宗教逐渐变成统治者有意加以利用的宗教。统治者进一步加强了对基督教的扶植和保护,不断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基督教的地位受到欧洲局势影响B.罗马教会权威高于世俗王权
C.世俗王权借助教会维护自身地位D.帝国社会治理体系趋向完善
2024-02-0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是13—14 世纪英国王室收入(单位:英镑)统计表。此表内容可以用来说明该时期英国(     
在位国王13 世纪14世纪
亨利三世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二世爱德华三世理查二世
王室收入3.4 万6.7万9.6万14 万13.8万
A.议会政治中心地位弱化B.逐步建立起等级君主制
C.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D.王权扩张的可能性增强
9 . 下表为中世纪后期王权和教权冲突的三则相关史实。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西欧(       
11—13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皇之间的冲突,以教皇的胜利而告终。
14世纪初期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和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冲突,以国王的胜利而告终。
14世纪中期教皇成为“阿维农之囚”七十年后,出现了两三个教皇并存的局面。
A.君主专制不断增强B.统一民族国家建立
C.教会统治走向衰弱D.庄园经济逐渐瓦解
2024-02-0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所体现的双向互动的权利与义务原则,始终制约乃至威胁着国王公共政治权威的存在,从而使整个社会“趋向于无政府主义和分裂”。他认为中世纪西欧(     
A.封建制度造成国家分裂B.制度设计缺乏理性思考
C.契约关系影响政治局面D.君臣关系主导国家政治
2024-02-0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