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世界博览会是体现世界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的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国家力量的直接介入使此次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世博会的出现与世界进入全球交往时代有紧密关联。15世纪末16世纪初人类第一次实现环球航行,这是世博会诞生的条件之一。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兴起工业革命,着眼扩大贸易,世博会成为绝佳选择之一。交通与通讯革命也促使了世博会这一新型交往平台的出现。

——摘编自乔兆红《世界博览会与世界历史整体发展》

材料二 晚清民国初年的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时间晚清民国初年中国与世博会的联系
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海商人徐荣参加世博会,所产“荣记湖丝”夺得金、银两项大奖。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主办方一再邀请,清政府勉强同意由海关洋员负责参展事宜。
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清政府正式派出代表团参加,并于次年颁布《出台赛会章程》鼓励商家踊跃参赛。该章程结束了近代中国海关代理赛会的历史。
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奖章列所有参赛国之首,极大提高了中国形象。据美国商务部调查报告,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较上一年猛增了6000万美元。

——摘编自乔兆红《中国与世界博览会: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民国初年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演变趋势,并简述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素养提升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卷
2 . 《联邦党人文集》是美国仅次于《独立宣言》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重要文献,作者之一麦迪逊主张让权力之间相互制约,“野心必须用野心来抗衡”,核心内容是建立双重分权制衡的联邦制共和国,一方面是横向的分权制衡,即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相互分立、相互制约;另一方面是纵向的分权制衡,即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之间的相互分立、相互制约。麦迪逊旨在(     
A.建立一个中央集中权力的政府B.建立保障民众权利的有限政府
C.建立维护富人特权利益的政府D.延续各州拥有主权的邦联政府
2024-05-1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国崛起从来就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有学者就近代英国崛起提出如下研究思路,并进行了相关论证。

序号崛起途径论证
(1)务实发展军事力量,以质取胜英国利用有利的地缘条件全力发展海军,不断革新技装备和军事理论,提升军队建设的质量;积极对外扩张先后击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到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
(2)利用“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3)利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成“为世界工厂”
(4)创新制度,保持政治稳定
参照(1),结合所学知识选择(2)(3)(4)中的任意两项进行简要论证。
2024-05-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在1835年写道:“种族偏见在已经废除蓄奴制的州,反而比在尚保存着蓄奴制的州强烈;而且,没有一个地方的种族偏见,像在不知蓄奴制为何物的州那样不能令人容忍。”该学者旨在强调美国(     
A.南北战争爆发的必然性B.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C.社会存在文化认同问题D.蓄奴州更注重民主自由
2024-04-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700年,在与德意志帝国皇帝的谈判过程中,英王威廉多次就出现的新情况征求下院意见,并再三叮嘱谈判代表,不得签订任何秘密协议,因为他“必须把条约通知议会”。这说明当时英国(     
A.国王被剥夺了外交权B.责任内阁制雏形初现
C.君主立宪制逐渐确立D.以国际法为外交原则
2024-04-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教学检测(四)暨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近现代中西方政治制度】

材料一   对于每一个专制政体,我们绝不可以直接称其为君主政体,只有被臣民自愿接受,依靠其吸引力而不是靠暴力与恐吓进行统治的政权才可以这样称呼。同样,我们不能称呼一个寡头政权为贵族政体,只有对于政权掌握在被选举出来的聪明、正直的人手中才可以称呼。同理,只有当一个社会里具有信仰城邦守护神、礼待父母、尊重长者、遵守法律,服从多数成员的意愿的传统或习俗时,才能被称为民主政体。

——摘自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历史》

材料二   许多国家在步出中世纪、迈向近代社会时,在国家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英国的影响,有的国家甚至把英国奉为效法的模范。试看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议会及议会制度、内阁及内阁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文官及文官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治法律原则,几乎无一不源于英国。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549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它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不久举行的。这次大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制定宪法。大会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寡头政治”和“民主政体”的典型国家,并概括城邦民主政体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并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1954年宪法的性质,并列举新中国初期形成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2024-04-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制度创新

古往今来,各国不断创设新制度以改进国家治理。

(1)请将下列制度与其创立的朝代逐一对应。
朝代

制度
①周朝A.郡国并行
②秦朝B.分封制
③汉朝C.行省制
④元朝D.郡县制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从中古时期到近代,西方制度亦不断发展。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双选题)
A.封君封臣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C.民主共和制度D.庄园与农奴制度
(3)(17-19世纪,英、美、法革命后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内容,填入表格中。(填写字母)
政治
制度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不同共和制度
相同
A.封建制度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君主立宪制D.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4)1789年,法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这些原则源自于(       )。(单选题)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5)20世纪初,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单选题)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综合本题信息及所学,分析近代以来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原因。
2024-04-2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8 .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共和国的地方领土单位为市镇、省和海外领地。所有地方领导单位由法律确立。这些地方领导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由选举产生的议会自由地进行管理。”这一规定(     
A.体现了地方自治原则B.消弭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提高了民众政治素质D.意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024-04-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宪章》部分内容节选

1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并不得擅自处决或囚禁公民
2赋予了英国人民某些基本权利,如免于误捕等。规定全体自由民享受自由权。伦敦和其他城市享受自治权
3严格规定国王不得任意没收领地或强迫拥有者出售土地
4法庭只能根据法律来裁决案件,而非依照国王或其他人的意愿
5提倡法律的平等适用,强调统治者也必须遵守法律

——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材料二     17世纪时,英国国会议员反对查理一世并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权利法案》是《大宪章》以来王权与议会几百年博弈的终极判决,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18世纪时,美国在要求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的对抗中,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此后的《美国1787年宪法》以及美国《权利法案》中,都引述了《大宪章》的内容。《大宪章》在自由史上地位显赫,被称为“法律下的自由的象征”。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法律史研究中心《法律史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宪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权利法案》“标志着国家最高权力的最终归属”的含义,并对《大宪章》进行评价。
10 . 1787年宪法起草人之一约翰·杰公然宣称:普通平民过于愚昧无知,不能享有政治权利;作坊师博和工人的位置,就是在车床旁边,而农民的位置,就是在犁耙后面;国家的事务应该由有钱的和高尚的人们来管理。上述观点(     
A.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B.强调社会多个阶层的义务
C.主张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D.力图维护资产阶级的特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