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随着民众对于欧洲局势了解的渴望,新的形式的印刷品——柯兰特出现,意思是有多条新闻组成、共同描述特定时间特定事件的出版物,这种印刷品在当时获得了成功。但是严厉的出版制度对于国内新闻的报道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限制,绝大多数时候他们只能报道国外新闻。1640年英国革命期间,革命派与保王派唇枪舌战引发了火热的舆论攻势造就了更多的小册子,革命中保皇派与国会派之间的争论为党派报刊小册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出现众多的党派报刊。面对迅速增长的小册子,1662年议会通过《出版许可法》严厉限制报刊的出版自由。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备受压制的新闻出版产业重新复苏,1694年,议会正式废除《出版许可法》后,出现了众多新创办的报刊。

——摘编自张英明《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报刊与政治运动(17801850)》

材料二:当传教士将西方媒介传入中国时,造成了对专治以及官报的挑战,马礼逊刚到中国时曾说,“余等在中国之传教及印刷业,均受当局所限”。1833年后,报纸逐步“由外而内生根发芽”,大批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打开中国国门,其中《蜜蜂华报》《广州记录报》等报刊的实践疏通了中西方的信息交换,为中国新闻史上外报的发展提供了先例,其传达的内容以在场的形式影响着时代,是报刊发展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直接表现,这与社会的变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90年代中期国人办报达到了高潮,“文化救国”“文化强国”的声音越演越烈,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报业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多元化报业发展模式逐步登上历史舞台。

——摘编自蒋好著《在场与追忆:中国近代报刊起源与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报纸发展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国人创办报纸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报刊与政治的关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主是人类的一场伟大探索。它在解决问题、纠正错误中摸索前进,又通过吸纳人类创造的政治思想财富来丰富和完善自身,从中获得保卫和巩固自己的力量。其中西方古老的民主精神和原则,都已经是现代民主不可或缺的制度要素和精神源泉。由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从主要倚重多数到决策层面的多数原则与政治上保护少数相结合,都表明了民主政体通过调整而适应新情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巨大潜力。

——摘编自肖雪慧《民主:人类的伟大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的民主探索”这一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力,逻辑清晰,史实正确)
3 . 美国独立后,“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他们害怕万一人民对国会发生影响,于是又设置拥有大权的总统;对于国会及总统还不放心,又设置一个最高法院。”这些做法(     
A.避免了美国政治腐败发生B.解决了南北双方的矛盾
C.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D.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4 . 1701年,英国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只要行为良好便可终身任职;法官只有在违反正当行为原则并在上下两院共同要求下才能由国王予以免职。”美国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些规定(     
A.贯彻了三权分立原则B.推动了政治体制变革
C.有助于保障司法独立D.强化了法律至上原则
5 . 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自由党和保守党的激烈斗争屡屡出现。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议会讨论政府重大决策时,两党之间多次停止攻击,互相协助,配合默契。这表明(     
A.议会对内阁的控制力逐渐增强B.两大政党阶级属性渐趋一致
C.议会政府间分权制衡形同虚设D.内阁行政权力呈扩大化趋势
2023-10-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6 . 战后历届美国总统往往会通过一系列法律上的模糊地带扩张权力,例如在与外国缔结一些重要的条约时,总统为了绕过国会,常常采取行政协定的形式。其数量大大超过了条约的数量,并且仍然具有法律效力。这反映出战后美国(     
A.行政权力得到了迅速扩张B.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C.国会对外宣战权出现转移D.议会负责制度遭到了破坏
7 . 近代以来,英、法、美、德、日等国相继建立资本主义代议制;直到今天,代议制在世界上更是普及。这表明代议制(     
A.是全人类共同的政治财富B.是民主政治发展的最终形式
C.是王权战胜教权的结果D.当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使用
8 . 论及17世纪末的英国,有学者认为,“从表面看,政权似乎一点没变,国王依旧,英国仍然是个王国而不是共和国,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然而,实际权力结构却彻底发生了变化。”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A.君主成为名副其实的“虚君”B.议会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C.内阁实际上掌握了政府权力D.变化源于激烈的革命
2023-09-23更新 | 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1787年,保守派在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人民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反映了美国当时(            

A.加强中央集权势在必行B.宪法缺乏民主因素
C.1787年宪法具有局限性D.人民权利缺乏保障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相继确立,由于国情的不同,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清朝晚期徐继畲《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政体形式及“创古今未有之局”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两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权力和地位。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