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9 道试题
1 . 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享有公民权,同时规定“在法国任何地方缴纳至少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出具收据”“非处于家仆地位,即不是领工资的仆人”的公民有选举权;“有真实证据证明已破产或资不抵债者”没有选举权。这导致700万公民中有近300万人被剥夺了选举权。这说明法国当时(     
A.以财产不平等代替出身不平等B.已经建立理性王国
C.推翻了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确立了成文法体系
2 . 如图大本钟是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的附属钟塔,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是世界第三高的独立钟楼。钟塔的原型建造于1288年至1290年爱德华一世统治期间。1859年,大本钟监制完工并投入使用,塔钟室的内部是一座16英尺高的极其复杂装置,包括杠杆、滑轮和齿轮。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2012年,经下议院确认通过议案,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下列有关大本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筑风格深受东正教的影响B.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体现英国浓厚的君主制传统D.加快了伦敦市民的生活节奏
3 . 1680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规定“从今以后,无论君主以关税、货物税的收入,还是以取自家庭钱财的收入为担保进行借款,都被认为是在妨碍议会的活动,而必须对这些行为负责”。这一决议(  )
A.使国王统而不治成为事实B.事实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C.加强了对封建王权的制约D.体现了民主程序尚需要完善
4 . 《人类简史》使用了“逃走的国王”“胜利的议会”“权利法案”“其他重要法律”“政党”“内阁的兴起”“内阁的发展”“近代内阁”等标题,叙述了近代某国革命与制度的确立过程。该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近现代的世界,政治不稳定已经成为常态,这是因为民主追求和民主制度安排释放出来的诉求往往无法无天,经常滑落到暴力方式解决争端的境地。究其根源就是缺少法治对民主的约束。这些学者认为,没有秩序就没有民主,而没有法治统治,民主甚至不可能是正义的。

——摘编自林毓生《热烈与冷静》

根据材料,围绕“民主政治的发展”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时须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5世纪以来,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业已产生,并且形成了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城市的工商资产阶级和在农业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共同受到封建行会制度和国王推行的垄断制度的束缚,在政治上又处于无权的地位,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是“君权神授论者”,认为议会是靠国王的“恩赐”才存在的,当他们发现议会难以驾驭时,就解散议会。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光荣革命之后,约翰·洛克回到英国。1690年,洛克出版了《政府论》。历史学家们认为,洛克是受命为光荣革命提供理论依据,证明其正当性。但实际上,《政府论》写于1682年或1683年,只是当时未发表而已。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他认为主权在民,并且主权不能转移给任何人。因此,一位君主宣称拥有绝对君权站不住脚。政府应关注议会具有的立法权;国王是议会通过的法律的执行者。詹姆斯二世由于奉行有悖于国家利益和价值观的政策和做法而失去了国民的支持。

——摘引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世界大历史》

材料三   资本主义的发展,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又造成“中产社会渐渐都沦为无产者”,“社会上困苦的失业者已普遍都会与乡间了”。人们因之而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制一面固然增加富力,一面却也增加贫乏。”20世纪初年努力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进人物,就已经表现出追求资本主义,同时又向往比资本主义更合理的社会制度这样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因中国人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危机而加深。因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的黑暗苦痛而加切。时光迁移,潮来潮去。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摘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运用唯物史观,阐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结合所学,指出“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破坏了哪些由《大宪章》确立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说明洛克“摧毁了专制主义的思想基础”的理由,结合所学,说明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掀开“另一页”的角度,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7 . 1815年谷物法颁布前后,英国下议院进行了艰苦辩论,商人团体也请愿不断。1828年通过调整法案后,又爆发了农民大规模的反对运动,但是议会仍以200票对95票拒绝废除谷物法。直到1846年因饥荒引发危机,才最终促成了谷物法的废除。由此可见(     
A.谷物法不符合国家利益B.阶级对立影响法案存废
C.废除过程体现程序正义D.主流经济思想迅速转变
8 . 有学者认为“美国的建国者们从罗马学到了共和,并在罗马的城邦共和的基础上,在美国建立了复合共和,从而避开了城邦共和短命的覆辙。”该学者意在论证美国长久稳定的原因是(     
A.权力在地域间和体制内部的平衡B.地方和中央政府权力的合理分配
C.政府机构内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D.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有效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就西方政治文明的发展来看,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与均衡不仅是西方政治文明形成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它还决定了当代西方政治文明的基本样式。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分别形成了"民主优位"和"法治优位"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时间里逐渐走向融合,20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并没有消解民主与法治之间的冲突,依然在民主与法治之间保持着均衡与张力。

——摘编自佟怀志《民主与法治的冲突及其均衡》

解读材料,选择材料中的一种制度或者提出一种新的制度演进模式,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述评。
(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该法案主要内容为:国王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废止法律或停止法律之实施;不得征收金钱;不得征募或维持常备军;臣民有向国王请愿的权利;议员在国会内有演说、辩论或议事的自由;不得对臣民采用残酷的刑罚;不得设立审理宗教事务的钦差法庭等。

——摘自刘家兴等《北京大学法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工业革命相关大事示意图

——改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三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除了维护社会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还要担负起经济、文化、科技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以发挥政权的杠杆作用。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猛增使其政治要求增加。他们要求参与行政管理,要求清除旧制度的弊端,要求社会公职向社会开放,要求机会平等、自由竞争,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摘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该法案”的名称和颁布时间,概述“该法案”是如何推动英国社会转型的。
(2)组织与运用材料二中的信息,概述工业革命的影响。
(3)纵贯上述三则材料,阐明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简述西方文官制度对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