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东汉初,中央要求各州郡对所推荐的孝廉先委以职务,考核合格后再向中央举荐。东汉顺帝时,则对各孝廉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将被黜落。据此可知,汉代察举制
A.突出强调门第观念B.对伦理道德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C.呈现出衰落的趋势D.不断调整以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2 . 东汉前中期,发表乡里舆论评价的主体,往往被泛称表述为“乡里”“乡人”“州里”;东汉后期则出现了许劭、许靖、郭太等“核论乡党人物”,以至“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这一变化表明(       
A.大族名士操纵选官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吏治腐败政治黑暗D.门阀政治威胁皇权
2024-02-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辟除,亦称辟举、辟召,是中央和地方长官可自行任用属员的一种任官制度。西汉规定,长官降举百石以上小吏,要报中央,东汉后,地方各级行政长官都可直接辟用下属,无需报请中央批准,因此公府辟举之风更盛。这一变化说明
A.监察体系完善B.社会阶层流动
C.中央集权削弱D.选官制度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