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秦至隋唐制度建设关键词


中央地方选官
西周
分封制世卿世禄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军功爵制
西汉中外朝郡国并行、刺史察举制
东汉尚书台州郡县察举制
魏晋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州郡县九品中正制
隋唐三省六部州县、节度使科举制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关键词,围绕所选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展开阐述。(要求:写明关键词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世官制阶段、察举制阶段和科举制阶段。在世官制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科举制是具有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的较完备的选官制度,这种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主要指下层人物有机会进入统治阶层,“给封建政权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种社会流动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活力和生机,是中国封建社会得以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王子今《官吏选任制度及其历史文化影响-读<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任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阶段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从三代到明清,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整体而言大致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     “察举制”、“九品中正明”、“科举制”五个个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选拔方式或内容
“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智首为功”
“计首投爵”制。
中央选派“贤有识签”的官员任原籍地的考评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综合德才、
门第定出等级,然后向吏部程荐。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
足以决疑,能案章蕴间。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忘,明足以决,才任三
统令、
王权与族权统一,依血缘的亲疏定等级尊尊和官爵高下,即“公门有公,御门有御。
践有穷愁,贵有常荣,贫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政府按照不同的科目上考试,士人可以自由报考,政府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
分别写出阶段①②③④⑤对应的选官制度,选取其中某一制度进行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