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创立绝不是偶然的。魏晋以来,门阀士族垄断主要仕途,九品中正制成为维护其统治特权的工具。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实行了一些政治改革,地主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更为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各级官僚机构更加健全,封建官僚队伍迅速扩大。庶族地主尤其是中小地主迫切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代之以一种新的选官制度,以便通过较为公平的竞争,进入仕途,跻身统治者行列。科举制度在隋朝萌发,宋代科举在隋唐朝制度的基础上,有了不少变化。

——摘编自梁程勇《论中国历史上的官员选拔制度》

材料二   作为英国皇室私人领地的东印度公司,其官员任命通常只听命于皇家贵族的安排,公司中的职员大多是皇家贵族安插的人选。随着大英帝国的扩张,这种任命权贵亲信的制度,显然无法支撑日益庞大的“日不落国”的管治。1806年,在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当时几乎垄断印度经济),在伦敦附近设立了一所培养行政人员的学院,……是根据该公司驻广州人员推介的科举考试模式,成了一种新的文官产生模式。东印度公司,又在印度实行了有限规模的行政人员选拔制度,当时都觉得行之有效。

——摘编自《上海教育杂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度创立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宋代科举制度“有了不少变化”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东印度公司职员任用方面的变化及动因,并指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国的罪恶行径。
2023-10-11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成长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旧的政府官吏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出现的“政党分肥”,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规模的换班,行政管理紊乱,工作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英国1855年、1870年先后颁布法令,最终确立近代公务员制度;美国1883年制定《彭德尔顿法》,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二   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我国的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两类,管理方式上是政务类和业务类管理的双轨制。国家公务员中的业务类公务员都必须经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对他们的考核都要按照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我国的公务员是按照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事管理的科学规律,针对我国干部体制上的弊端而进行的重大改革。它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使我国的人事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律化的轨道;有利于各类德才兼备人才的涌出,各展所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我国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黄乾《浅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近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英美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随着利益集团的发展,美国国会、文官与利益集团的联合几乎是水到渠成,这就是著名的“铁三角”的出现。“铁三角”不仅代表美国政治势力组合的新变化,而且已处在“美国政府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的心脏位置”。在“铁三角”中,文官又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地位,以至于有人惊呼“在美国,与其说是政党政治,不如说是官僚政治已经成为现代国家决策的主要活动场所”。

——摘编自石庆环《英美文官制度的模式差异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考试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制度,绵延千年,中间递有改革,积聚了不知多少人的聪明智力,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直到晚清,西方人还知采用此制度来弥缝他们政党选举制之偏陷。而我们却对以往考试制度不再重视,抑且不再留丝毫顾惜之余地,那真是一件怪事。好像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依然还只是我们独有的黑暗专制政治下面的一种愚民政策。幸而孙中山先生重新还把此制度提出,列为五权之一。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概括材料一中美国政治的问题,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钱穆的观点。
4 .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近代英国文官制度奠定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基础。

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这些严重影响到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加速发展经济和实现自由竞争的愿望。19世纪5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更加专业化,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管理这些新老产业。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加。“他们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削减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当时英国文官体制不仅存在种种弊端,而且继续膨胀。1830年,边沁发表了题为《用最小的费用发挥官吏的最大能力》的论文集,在抨击政府管理低效、腐败的基础上,提出用考试任用的方法录用职员;在《宪法典》一文中,对官吏的任用、薪俸都作了详细论证。全面整顿、改革文官制度已势在必行。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起,英国正式拉开革新吏制的帷幕;19世纪70年代,英国文官制度最终形成。

时间

标志性事件

1853《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提出四项原则:(一)建立公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择优录用文官;(二)根据不同的教育程度,把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两大类;(三)对各部的文官实行统一管理,各部文官可以互相转调;(四)严加考核文官平时的工作,根据他们的工作成绩和勤奋程度加以擢升
1855内阁颁布了《关于录用王国政府文官的枢密院令》,决定成立三人文官委员会,独立主持文官考选事宜
1870内阁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制度的枢密院令,一切文官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方能录用

——据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建立近代文官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确立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非常重视,宋太祖决定在殿上举行复试,加在省试之上,使科举取士变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逐级升考拔录,比较严格。逐渐取消了唐代以来举士时在品行、职业、服纪等方面的限制。宋太宗定制,举人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王安石任宰相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内。

——摘编自贾志扬《宋代科举》

材料二   18世纪以前,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任用方式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而科举制实行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政权向平民开放,标榜公开取士,惟才是举。比起贵族等级制或君主赐官制等选官制度来,科举取士无疑具有其优越性。科举考试制度标榜和体现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性。在西方社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时期……法国重农主义经济学家奎奈还曾直接主张欧洲引进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科举从形式上看相当公平,同时可以保证行政管理人员维持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并受到赞誉……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借鉴科举制的原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些考试制度及原则与中国古老的科举制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摘编自《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有何相似之处并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