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西方的文官制度 >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4 题号:192579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成长壮大起来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革旧的政府官吏制度,以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适应和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出现的“政党分肥”,政府行政人员经常大规模的换班,行政管理紊乱,工作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些问题,英国1855年、1870年先后颁布法令,最终确立近代公务员制度;美国1883年制定《彭德尔顿法》,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摘编自顾新生《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官制度》

材料二   1993年,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我国的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业务类公务员两类,管理方式上是政务类和业务类管理的双轨制。国家公务员中的业务类公务员都必须经过法定考试,公开竞争,对他们的考核都要按照其法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我国的公务员是按照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事管理的科学规律,针对我国干部体制上的弊端而进行的重大改革。它将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使我国的人事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律化的轨道;有利于各类德才兼备人才的涌出,各展所长;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我国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

——摘编自黄乾《浅析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同西方文官制度的区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近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英美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以后,英国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刊物来介绍中国的科举制度。据统计,1870年以前,记载中国科举制的西方文献至少有120种以上。19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美等国已出现了建立平等择优的文官制度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而中国的科举制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一个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的职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摘编自梁宁森《科举制:英国文官制度的起源》

材料二:1870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委员们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1876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院令的形式作出规定,将第二级别的文官细分为成年级和学童级,成年级按普通商业教育所要求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1890年,又将第一级划分为三级,均按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二十至二十四岁的人中征募。文官制度改革后,其社会效果很快显露,舆论界认为:“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贯彻。”

——摘编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确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023-09-29更新 | 3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 来的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8 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 世纪50年代,霍布斯等人的平等自由思想在英国备受关注,对选官理念有长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一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 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据统计,1931一1948 年,取录各类考试及格人员近300万人。

——摘编自姬丽萍《民国时期公务员(文官)考铨制度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同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的特点。
2022-12-19更新 | 19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叶以前,英国实行恩赐官职制。国家官吏由国王任命,官吏的选用和升迁,不是靠个人的真才实学和政绩,而是凭门第出生和对国王的忠诚。光荣革命后,国王为了恢复失去的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利用手中权力大肆封官许愿,笼络人心。19世纪,英国两党制日益成熟,内阁开始由竞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于是哪一个政党在竞选中获胜上台执政就把各种官职作为胜利果实进行公开分赃,分给他们的支持者。所以每次执政党的更替和内阁的变迁都要引起政府人员的大换班,使政府工作混乱。19世纪上半叶,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导致政府管理职能的膨胀,政府面临着许多新课题。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行政管理,建立一个廉洁而高效的政府,更大程度地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

——摘编自鲍红信《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   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英国文官制度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部门和部际磋商之间,为处理专门问题设立的部际委员会往往成为扯皮的场所,迄今还没有看到谁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大量官僚主义现象的严重存在,似乎不在中央各部,而在庞大的管理社会的政府机构之中。这里人员众多,规章烦琐,行政开支浩大,工作差错最多,是英国行政管理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摘编自冉隆勃《文官制度在英国政治中的特殊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
2022-03-05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