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推行新学制后,各地多设蒙养学堂。1902年,儿童读物本原有二事,为子当孝臣当忠。读书须知辨邪正,圣经贤传相辉映小英雄,雄且英,家之麟凤国之桢。小英雄,休云小,少不好学行将耄。古人因文能见道,今人开智宜阅报。”这一内容反映出
①开启民智的社会思潮   ②科举制废除后的教育导向
③白话文和新文学推广   ④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地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2-10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2 . 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由此可见
A.学堂选官制还未正式出台B.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
C.留学是进取仕禄途径之一D.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热潮
2022-02-09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高中历史备课精品导学案+单元测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北京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清末,接受学堂教育的新知识分子无需再依靠皇家俸禄谋生,他们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事各种新的社会经济职业,如梁启超指出的,“现在的学问和思维方法确已有了一条大进步之路径,这里头最大关键,就是科举制度之扑灭。”这可用于说明清末
A.儒家正统思想地位遭到严重冲击B.知识分子的职业选择趋向多元化
C.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日益发展壮大D.维新派主张对选官方式进行变革
4 .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官员的选拔
A.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B.解决了政府的统治危机
C.建立了完善的选拔机制D.适应了政治发展的需要
2021-12-14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1)
5 . 1898年12月31日,京师大学堂开学,第一年课程只设诗、书、易、礼四堂和春、秋两堂。第二年中西并学,除经史外,开设算学、格致、化学及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等普通课程,另立史学、地理、政治专门讲堂。学堂的兴办
A.体现了维新派的改革愿望B.开创了近代教育的新体制
C.反映了传统向近代的嬗变D.成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
6 . 从1905年到1911年,关于留学生的洋科举,清朝举办了6次,录取了1388人。被录取者除了有老的科举称号外,还会因所学专业被冠以新的称号,比如“工科举人”“商科进士”等。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清朝选官
A.保留乡试殿试模式B.采取有序方式推进
C.侧重选拔留学人才D.带有近代化的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8年,清政府颁布《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之毕业生,经学部考验合格,奉旨赏给进士、举人出身后,方可参加廷试,廷试后再授以官职。该规定(     )
A.是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的开始B.有利于改善政府官员结构
C.是缓解统治危机行之有效的措施D.打击了留学生的参政热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的数量明显增加。有学者统计,1903年有新学堂769所,1904年为4476所,而1905年则猛增到8277所,1906年达到23862所。新式学堂的出现导致
A.知识分子的职业观更加多元B.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流思湖
C.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开始起步D.学堂选官制度得以正式确立
2021-01-29更新 | 825次组卷 | 32卷引用:【单元过关卷】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测试卷(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和管理(A基础过关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0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三单元限时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