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1983年,中组部出台《关于改革干部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规定》,提出“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1984年,中央书记处采取分级管理干部管理体制;中共十三大提出分类管理方式,干部管理范围由原先确认的下管两级调整为下管一级。这些举措旨在(     
A.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B.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C.活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加强干部队伍法制建设
2024-02-0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关键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在这一思想指导下(     
A.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从此开始推行B.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展开D.我国干部录用工作进入规范化轨道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政治权力逐渐由国王转移到了国会和执政党手中,政府官员的任用,均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掌握。结果政党的更迭导致政府行政人员大规模更换,政局不稳,引起英国资产阶级的强烈不满,进而英国资产阶级产生了改革官吏制度的要求。1700年,议会通过《吏治澄清法》,区分了“政务官”和“事务官”。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凡受国王的任命及取得国王年金,皆不能当选为下院议员。”1805年,英国财政部率先建立常务次官制度,首先设立了一个地位相当于副大臣的常务次官负责主持政府的日常工作,不参加政党活动,不随政党的更迭而更换,长期担任实际行政职务。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英国资产阶级建立高效政府的需要。1830年后,这项制度在内阁各部全面推广。

——摘编自古燕《西方政治的稳定器文官制度》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开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创举。然而,原先的干部人事制度弊端日益增多。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管理方式单一、一切按行政级别划线。“国家干部”是一个庞杂的队伍,如果不能够根据人员的特征和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管理,就不能够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中,各级党委一直对干部实行统一管理,企事业单位缺乏用人的自主权,这造成了干部管理上的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管人与管事相脱节。整体上仍然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且缺乏法律效力。

——摘编自范朝远《我国人事行政制度的沿革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初英国官吏制度改革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这些弊端的主要制度性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世官割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官职任定被限定于贵族范围内。察举制度创立之后,选官一般经现任官吏察访,然后向政府举荐予以任用。科举制则是通过考试选官,择优录用。

——摘编自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迷略

材料二   19317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了轰动一时的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此次考试为国民政府遵照孙中山遗教试行五权制度后行使考试权之创举,国民政府称之为“国家第一次选材大典”。考试分为三试,第一试为一般科目,第二试为专业科目,此两试都是笔试,第三试为口试。第一试不及格,不得参加第二试,第二试不及格,不得参加第三试。第一试的科目有国文、公文、建国方针、建国大纲、党义、宪法、历史、地理、政治学、经济学。口试时主考官,考生面对面就座,主考官亲验笔迹,询问姓名、年龄、籍贯、志趣等,每次15分钟,测验考生的口才、气度和担任管理、领导工作的才能与经验。

——摘编自董佳《1931年民国首次“国考”》

材料三   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竹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趋势,并简析这些变化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与科举制相比南京国民政府在考试内容上的创新之处并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第一届高等文官考试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现代国家人才选拔的启示。
2023-07-27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     
A.政府管干部是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
B.我国已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
C.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职责
D.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

——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

材料二 1928年12月,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中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

材料三 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选官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制度的意义。
8 . 我国2018年修订后的《公务员法》第九十条规定:“辞退公务员……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公务员。”并在2005年《公务员法》(原第八十五条)的基础上追加“并应当告知辞退依据和理由”的内容。修订后的这一规定(     
A.使公务员的管理趋于法制化B.赋予了高级干部更多的人事权力
C.利于保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D.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中立原则
9 . 1993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而2006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首次将公务员按照工作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并且根据工作的需要,国务院还可以在条件成熟之际增加公务员的类别。这一发展(     
A.说明党管干部的原则得到落实B.使政府廉政建设取得重大成绩
C.利于促进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D.强化了人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
10 . 2008年,上海浦东新区试点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公开招聘城市规划、金融规划等6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并对聘任人员采用协议工资制,薪资待遇明显高于普通公务员。这一改革(     
A.标志着公务员聘任制的建立B.使公务员待遇得到普遍提高
C.适应了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D.提高了公务员岗位的吸引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