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瑚生簋是周宣王早期的器物。它完整地记述了当时(周宣王五年至六年时)瑚生在一次关于其父亲偷 税漏税的案子中,为了赢得官司,求得同宗召伯虎的庇护,向多人行贿并最终胜诉的事件。材料可用于探讨当时(     
A.周人法制意识较为淡薄B.伦理关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C.诸侯逃税现象相当普遍D.统治者利用宗法制维护其统治
2024-06-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市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傅斯年认为,“周之代商,绝不代表物质文明之进展……未必在宗法制度也……而在人道主义之黎明……一切固保天命之方案,皆明言在人事之中。”该观点意在强调西周(     
A.萌发贵族政治B.改进生产方式
C.重视敬天保民D.弱化宗法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认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可知,子产强调(     
A.加强个人道德修养B.要求君主推行仁政
C.构建社会等级秩序D.借助刑罚维护秩序
4 . 《尚书·牧誓》记载,当年武王伐纣,在发起总攻前以“西土之人”统帅的身份,“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举行隆重的战前誓师动员大会:历数商纣“暴虐百姓”“奸宄商邑”的无道、失德行径,称自己的伐商之举是“惟恭行天之罚”。周武王此举意在
A.依靠血缘宗法维护统治B.构建海内一统的理想蓝图
C.借助天命实现政治认同D.消除社会底层的敌对情绪
2022-02-25更新 | 53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被刻于l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C.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D.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2021-10-16更新 | 796次组卷 | 41卷引用: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

——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二   《易经》记录了中国古代早期的一些军事思想。随着《易经》成为儒家经典,《易经》的军事思想也在中国古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易经》原文释义
和兑【通悦,下同】,吉。国与国和谐相处,吉利。
孚【通俘】兑,吉,悔亡。以俘虏别人为乐事,暂时吉利,最终会败亡。
来兑,凶。自恃强大,胁迫他国服从,结果是凶险的。
鸣谦,利用师,征邑国。道义上和舆论上的优势有利于出兵征讨他国。
不利为寇,利御寇。主动侵略别国是不利的,防御别国侵略是有利的。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易经》中哪些军事思想?
2021-10-0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冠名,如三刺、正宥、三赦、三让、三罚等。《说文》日:“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天、地代表阴、阳,人乃天地化生之物:化生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
A.体现出丰富的儒家仁爱观念B.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C.充斥着复杂纷繁的迷信思想D.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经》:诞生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分为“正律”“杂律”和“具律”三部分,其中“正律”又含“盗”、“贼”“囚”“捕”四篇。它是中华法系起源和基础,它的内容思想在其后的诸部封建法典中得到继承。

正律盗:对私有财产的侵犯。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拾遗者刖。曰:为盗心焉。
贼:对人身的侵犯。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氏。
囚: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捕:关于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杂律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
具律根据具体情节有关加重或减轻刑罚的规定

——摘编自于语和、董跃《<法经>与<十二铜表法>之比较研究》

材料二 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英国只是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英国的这类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亦被称之为“柔性宪法”或“不成文宪法”,美、法等国宪法则被称之为“刚性宪法”。 ……不成文的习惯法或者说惯例在政治生活中比成文的法律或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起着更大的作用。……在英国,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中,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制定的有《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及1832年、1867年、1884年、1885年的《选举改革法》和1911年的《议会法》……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1903~1911年中国制定的部分法律一览表

时间 出台律法 备注
1904年 《商会简明章程》 大力劝办商会,中国第一部关于商会的法律文件。
《学堂章程》 规定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学制、任务和管理细则。
1906年 《破产律》 仿照日本法、英国法颁行,规范企业破产行为。
1908年 《钦定宪法大纲》 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限制君权的条款。主要内容分“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
1909年 《法院编制法》 规定了法院司法审判权的独立
1910年 《大清新刑律》 中国第一部刑法典。废除“凌迟、枭首”等苛刑,保留俱发罪、恩赦、尊亲族、不敬、 “义关伦常”等内容。
《大清矿务章程》 参照外国法律制定的较为完整的矿业法规。
《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
1911年 《大清民律草案》中国第一部民法典。仿照日本、德国民法典制订,建立在自由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民法三大原则得到反映。

——据张德美《探索与抉择:晚清法律移植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经》的特点,分析其诞生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分析英国“被人们认定为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法制建设的特点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时期秦国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后,要把当事人的姓名、身份、籍贯、是否有前等问题写成书面报告;然后前往现场勘验、调查,每一过程都要做笔录;庭审时要听取当事人双方的口供,可进行刑讯;最后,司法机关做出判决。整个审判过程都记录下,制作成“爰书”。秦国的这种做法
A.成为统一六国的司法保障
B.反映了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C.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D.保证了审判公正合理
2018-12-25更新 | 19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下列说法与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A.反映了古代中国敬神的思想B.体现了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
C.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