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尚书·盘庚》中有“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的记载;武王伐纣檄文《牧誓》中指责纣王信任“多罪逋逃”之人,放任其“俾暴虐于百姓”;《尚书·周书》有“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等记载。这可以说明(       
A.早期国家已有民本思想的实践B.商周统治者敬天保民思想
C.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D.施行仁政规范了社会秩序
2023-04-06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被刻于l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C.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D.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2021-10-16更新 | 795次组卷 | 4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左传》记载,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春秋战国时期李悝著《法经》,以法代刑作为法典名称。管子以度量衡比喻法“斗斛也,角量也,谓之法”。这说明该时期
A.贵族等级分封制趋于崩溃B.法律制度渐趋成熟
C.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社会关系变动剧烈
4 . 周初的革命者从牧野之战“前徒倒戈”的事实中,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
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
C.盛行功利主义思想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B.建筑等级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2019-06-26更新 | 432次组卷 | 18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