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22-23高二下·湖南衡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居住在秦国的墨子学派首领腹醇的独子杀了人,按法当死。秦惠王打算宽大处理,腹醇回答说,“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大王您“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但我“不可不行墨者之法”。腹醇的行为说明(     
A.秦国采用法家思想治理B.其家庭管理蕴含法治思维
C.墨家思想吸收法家思想D.君主专制尚未完全形成
2023-08-15更新 | 293次组卷 | 5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周中期的《吕刑》记载:“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下列古代传统与该观点最为契合的一项是(     
A.原情定罪B.论心定罪C.以礼入律D.轻罪重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与殷商“敬鬼侍神”思想不同,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认为“天命靡常”,上天会以“德”为原则,改换其在世俗世界的代理人,即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天惠本归民之志,民和而后神降福”。西周的这一思想(     
A.反映了礼制与政治的相结合B.是君本思想在天命观上的反映
C.注重强化统治者的自我约束D.陷入不可知论的神秘主义窠臼
4 . 公元前536年,郑国国相子产不顾贵族的反对,命人将法律条文刻铸于铁鼎之上,以此作为国家的常法。此后,郑国庶民与贵族相争时“不忌于上”。据此推知,子产铸刑鼎(     
A.顺应了时代变革的潮流B.旨在打击封建贵族势力
C.奠定了中华法系的基础D.响应了奴隶阶级的诉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战国时代的法家不仅着眼于建立行政文官制度,也十分注意成文法典能取得公信力。商鞅、吴起等改革家均注意到法典必须具备公平而又确定这两大条件。“徙柱立信”及“处罚王子”的传说,都是描述成文法的特色。战国时期的法律(     
A.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成熟B.适应了君主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
C.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反映了平民和贵族间斗争的结果
2023-05-12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左传》记载:叔向使诒子产书,曰:“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刑律)之兴,皆叔世(衰乱之世)也。今吾子相郑国……铸刑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终子之世,郑其败乎!”这表明(     
①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
③郑国因“铸刑书”走向衰亡                  ④子产主张以道德教化民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07更新 | 575次组卷 | 11卷引用:08·选必一第08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2-23高三下·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图为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M3出土的夺簋,年代大致为西周中期偏晚到中晚期之际。铭文记载了周王册命夺管理成周讼事和殷八师的讼罚。相比于其他诉讼类铭文,夺簋铭文中首次将“讼事”作为单独职事来册命。这反映了(     
A.区域文化交流不断走向深化B.礼乐规范社会秩序作用式微
C.西周青铜制造工艺水平发达D.法治成为社会治理重要手段
2023-04-20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古代的家训起源甚早,如《尚书》中记载周公对其侄子成王的告诫之辞。孔子看见经过庭院的儿子孔鲤,问他“学诗乎”“学礼乎”,并告诫他“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晚年的《诫子书》倡导“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北齐的颜之推作《颜氏家训》20篇,其训诫以家庭整体为对象,分修身、治家、处世、为学4个部分。家训文本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并不多,至北宋开始大量增加。家规在唐宋时代已经多见,如唐代韩愈说“能守家规”。宋人很重视家规,强调“为子孙者尤当善守家规,翼翼以诚身,兢兢以保业,进修不已”。明清时代,在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推广下,家训家规的普及达到了新的阶段。

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

——摘编自陈来《从传统家训家规中汲取优良家风滋养》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家训家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家训家规的作用。
2023-04-03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023·甘肃陇南·一模
9 . 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思想可以追溯到西周的“明德慎刑”,汉武帝以后发展为“德主刑辅”,到唐代最终确立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这反映出古代“德法共治”思想(     
A.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B.促进了儒法思想合流
C.植根于传统政治文化D.推动了治国理念趋同
2023-03-31更新 | 260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22-23高三下·广东·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礼》记载,如果因为偷盗犯罪,要被惩罚当奴隶。但其又规定:“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所谓“未龀者”是指7岁以下男孩和8岁以下女孩。由此推知,西周时期(     )
A.援礼入法原则已经确立B.奴隶制度遭到破坏
C.法律思想蕴含人性光辉D.司法体制较为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