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谓也。……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子产)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自损,吾以救世也。” ——摘自《左传•昭公六年》
思考: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理由?两人的争论实质是什么?“铸刑书”有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2023-10-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材料: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子产临终对后继者的遗言: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左传•昭公二十年》
思考:子产临终前舍宽取猛的态度转变和梁惠王接见孟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3-10-1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东周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1)起因:春秋时期,郑国的_____ “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_____,也引发了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2)体现:儒家与法家之争
派别儒家法家
理念德治(礼治)、教化法治
人性人性善人性恶
代表人物及主张孔子: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孟子: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韩非子:①君主以法、术、势驾驭臣下;
             ②君主赏罚分明,臣民守法奉令;
             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保证法令畅通;
效果不适应兼并战争和富国强兵需要,难以实行;富国强兵且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
认识①是社会改造方案之争,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阶层分化,百家争鸣的反映;②儒法之间既有争论,又相互借鉴,儒家并不完全排斥法律与刑罚,如战国末期儒家荀子主张隆礼重法;
(3)评价
①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_____的愿望;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023-09-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夏商西周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1)德治: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_____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_____”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法治:《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_____》,周朝有《_____》,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2023-09-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5 . 东周时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1)叔向和子产之争
起因:春秋时期,郑国的________ “铸刑书”,把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________
概况:子产“铸刑书”,引发了一场辩论。邻国一位名叫叔向的官员写信给子产,反对他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________,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________,而不顾________。这是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
(2)儒家与法家之争
角度儒家法家
核心观点认为人性善→主张________ (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甚至宣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________→主张法治
代表人物孔子和________ ________和韩非
主要言行(1)孔子提出,统治者要“________”“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________
(2)孟子建议统治者“施________于民,省刑罚,薄税敛”,认为“仁者无敌”
(1)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________的权益;
(2)韩非——①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________驾驭臣下,②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③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保证________
社会
影响
(1)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他们的强国抱负;
(2)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们看来,儒家的________________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1)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________的愿望;
(2)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________,最终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023-09-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6 . 夏商西周时期的法治与德治
(1)法治:《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________,周朝有________,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夏商时期,法律严酷。
(2)德()治: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________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________”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2023-09-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7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背景
(1)西周统治者建立了礼制,提出“_____”思想。
(2)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3)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_____思想与法家的_____思想。
(4)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①《左传》记载,夏朝有《禹刑》,商朝有《汤刑》,周朝有《九刑》,表明早期国家可能已经有了法律。
②郑国的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_____
2023-08-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8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评价
(1)儒家通过道德礼义_____,重视民生与民意,宣称“_____,社稷次之,君为轻”,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2)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3-08-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9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内容
(1)儒家的德治思想
①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_____
②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③孟子建议统治者“施_____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的法治思想
①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
②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
③韩非提倡君主要以法、术、势驾驭臣下;要赏罚分明;“_____”“以吏为师”。
2023-08-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10 . 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

——整理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依据史料,概括子产“铸刑书”改革的意义。
2023-08-1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