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叔向使诒子产书,曰:“……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制为禄位,以劝其从,严断刑罚,以威其淫……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徼幸以成之,弗可谓也。……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子产)复书曰:“若吾子之言,侨不才,不能及自损,吾以救世也。” ——摘自《左传•昭公六年》
思考:叔向反对子产“铸刑书”理由?两人的争论实质是什么?“铸刑书”有什么深远的历史影响?
2023-10-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材料:材料: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子产临终对后继者的遗言: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左传•昭公二十年》
思考:子产临终前舍宽取猛的态度转变和梁惠王接见孟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2023-10-1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

——整理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依据史料,概括子产“铸刑书”改革的意义。
2023-08-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智书·高中历史(选必1)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学习讲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