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载“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周人灭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理论。这一变化
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础B.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D.标志着人文精神已经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礼》设计的司法制度中,有多个制度以“三”冠名,如三刺、正宥、三赦、三让、三罚等。《说文》日:“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凡三之属皆从三。”天、地代表阴、阳,人乃天地化生之物:化生又涉及五行运化之理。这表明中国古代的司法制度
A.体现出丰富的儒家仁爱观念B.蕴含着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
C.充斥着复杂纷繁的迷信思想D.孕育着教化从善的社会职能
2021-06-09更新 | 1204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陈兵洛阳,并问“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昔大禹有德,各方朝贡,献金九牧,以铸九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则整师而退。据此可知,当时
A.周天子的共主地位稳固B.私学推广了中原文化
C.楚王恪守宗法血缘关系D.德治理念的广泛传播
4 . 与周代相比,春秋时期“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统治者从对天的崇拜中脱离出来。《左传·桓公六年》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又《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言“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这表明
A.统治阶层对社会治理持理性态度B.民的尊崇与鬼神的崇拜互相交织
C.民的地位与鬼神的地位分庭抗礼D.鬼神成为了国运衰落的罪魁祸首
2021-05-09更新 | 86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为中国战国时期《法经》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内容和结构的比较。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标题主要内容
《盗》是指窃取财货
《贼》是指对人身的侵犯,也包括犯上作乱
《网》即“断狱”,是审断罪案的法律
《捕》即“捕亡”,是有关逮捕逃亡的法律
《杂》是对“轻狡、越城、博戏、假借、不廉、淫侈、逾制”等七种违法行为的惩罚
《具》是根据犯罪情节和年龄情况,对判罪定刑加重或减轻的规定,相当于现代刑法典的总则部分
标题主要内容
第三表:执行有关判决执行的规定
第四表:家长权有关家内身份的规定
第五表:继承和监护有关遗产继承和债务继承及监护的规定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有关所有权的转移、占有、纠纷裁定等规定
第七表:土地和房屋有关相邻关系的规定
第八表:私犯有关伤害、盗窃、诈骗等规定
第十表:宗教法有关丧葬方面的宗教仪式和习俗的规定
第十二表:后五表的补充有关祭品和债权及占有的规定
A.两部法典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B.两部法典都体现了私法重于公法
C.《十二铜表法》是贵族斗争的成果D.《法经》处罚严厉且缺乏合理性
6 . 下表是秦朝部分律法,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
律法主要内容
《田律》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
《厩苑律》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
《仓律》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C.经济管理的法制化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