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明初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族谱收录的“家训”将家族礼仪作为重点,但嘉靖以后,管理族产则成为重要内容,如《霍渭崖家训》就包括田圃、仓箱、货殖、赋役、衣布、酒醋、膳食、冠魂、丧祭等等,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结构受到侵蚀B.宗族凝聚力不断强化
C.理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D.传统义利观受到冲击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明朝初期,藩王朱权、朱有燉,重臣邱濬等封建文人学士先后投入到戏曲创作中——他们在作品中渗透封建的家庭伦理观念,宣扬理学——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这些做法(       
A.有助于社会力量整合与教化B.利于维护社会等级的尊卑有序
C.体现了基层治理的礼法并重D.旨在促进儒学思想实现世俗化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初二,康熙帝在乾清宫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共1020人。筵席上,老人和康熙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康熙还即兴赋诗,名曰《千叟宴诗》。以上事例说明(     
A.满族统治者笼络汉人B.统治者重视传统孝文化
C.君臣之义受到了挑战D.进步思潮影响统治秩序
4 . 明清时期,乡贤祠成为供奉祭祀德行著闻的乡贤的祠堂,由地方官主持修建。祠内神主(乡贤牌位)名义上属于地方乡里,实际上是国家祭祀的人神,其体现的价值标准需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认知和国家意志互动良好B.儒法并用规范基层治理
C.乡贤文化主导了社会主流价值D.君主专制得到逐步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太祖曾称:“朕观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苟为治徒务刑政,而遗礼乐,在上者虽有威严之政,必无和平之风;在下者虽存苟免之心,终无格非之诚。大抵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这种治国理念的本质是(     
A.外儒内法B.尊法敬天C.礼法结合D.尚法存礼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6 . 以例辅律,是中国古代律法体系的传统。清朝于顺治二年,设立“律例馆”,专门负责修订国家法典《大清律例》。顺治、康熙时期《大清律例》所载律例计321条,雍正时期载律例计824条,乾隆四十三年修订的律例计1508条,到同治九年,所修订的律例增至1892条。清朝这一做法(     
A.适应了当时司法实践的需要B.开创的律例合编体系影响后世
C.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D.使司法行政过程逐渐公平公正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渝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周代至战国,教化可谓政教风化和德育的代名词,是一种引导个体身心摆脱原始状态,达至“仁义”“礼”“智”的境界。就传统儒家而言,教化并不是反对法律,而是倡导“德先刑后”“德本刑末”的教化手段。传统教化思想在整个封建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成就与其严密的教化网络和运行机制密切相关,这种立体网络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了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在古代众多教化榜样中,有三类是人们效仿的对象:一是圣人,即“百世之师”。二是明君,即最高统治者的率先垂范。三是名臣和名士。此外,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背景下,共同体的生存与发展就成为人们的理念追求,而社会和文化精英扮演了规则发现者、表述者和践履者的角色……也是一般所谓教化向更普遍范围的人群示行、推广规则的基点。

——摘编自雷月荣、程红艳《传承与融合:论中国传统教化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教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国古代传统教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教化置于安邦治国的首要地位,且在明代尤为重视。朱元璋在洪武五年下诏斥责当时社会风俗落后,“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市井之间,尚然元俗”,百姓不受管理。本着“教化必本诸礼仪”的方针,明初每年举行“乡饮酒礼”,届时,知县要亲率官员齐到县学的申明亭,当众宣谕,在宣讲圣谕后又接着讲解法律条文。朝廷用礼教改变蛮荒异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校教育来达到目的。故明代州县官员都比较重视教育,大力兴办官学。明代为使教化收到更好、更广泛的效果,也非常重视乡里社学,洪武初,诏有司立社学,延师儒以教民子弟。正统元年,令各处社学、提学及有司严督劝课,不许废驰,复民间子弟听入社学。而州县官亲自巡视乡社,考核社学学生,文章优异的,便推荐到州县学继续进学、参加科举,以示旌表。学校教育对平民百姓的向化也确实有很大影响,“二百年来民情今日始泄,二百年来民心今日始安”。

——徐燕婵《试论明代教化》

(1)据材料概括明代实施教化的主要举措。结合所学分析“明代尤为重视”教化的原因。
(2)概括明代乡约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概括明代教化带来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4届高三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明代,苏州人陈仁锡设立陈氏义庄、立“向善、月学、中节”三规,并明文规定“不孝不悌父兄自首者虽贫不给;侵损墓木得罪祖宗者虽贫不给;失身下贱贻玷族属者虽贫不给;倘若有冒取外姓为己子或在外不检生子者不给”。由此可见,义庄(     
A.重视对族人的道德教化B.强调族人的社会义务
C.注重家礼的仪式化建设D.兼具报国宜家的功能
10 . 丁狗仔欺负14岁的丁乞三仔,丁乞三仔拾土回掷,致其殒命;雍正下旨“丁乞三仔情有可原,着依例从宽免死”。9岁幼童因讨要葫豆不得而殴毙同龄人;乾隆认为幼童因一件小事就有了杀人的冲动,危害性极大,须依《大清律例》,处以绞刑,不得宽减。据此可知,清朝(       
A.律例合编保护了未成年人B.矜老恤幼体现了礼法合一
C.君主专制达到了历代巅峰D.司法审判融入了理性因素
2024-04-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