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法制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行进到哪里,立法就要跟进到哪里。从修改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到制定慈善法、反家庭暴力法,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立法(     
A.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民众关切
B.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C.为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D.充分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指出:法治若不以民主为实质和灵魂,若不是对人民群众的全部社会权利与责任予以落实和保障,就难免成为少数人的特权,难免沦落为人治主义的强力工具。民主若不以法治为根本形式,通过系统的程序和规则落实为法制,民主就只能停留在愿望中。民主与法治相分离的结果,往往要么是演变成无序化的动乱,要么是倒退回僵化的专制。

——摘编自俞可平《民主法治: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之路》


选取材料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3-11-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312月,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1979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岳从欣《中国共产党关于“四个现代化”提法之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关于上述两个时期“现代化”的侧重点,并加以阐释。
4 . 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我国正式进入“民法典时代”。民法典的颁布旨在(     
A.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B.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D.与国际接轨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在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这一调整的意义在于(     
A.确认了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成果B.体现国家机构是人民授权的结果
C.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社会主义民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2023-09-07更新 | 51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七)
6 . 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仅恢复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了“国家机构”之前。这说明1982年宪法(       
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完善了中国法律体系
C.凸显了国家权力来源D.贯彻了依法治国精神
7 . 在编纂《民法典》过程中,我国立法机关广泛地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多次派员深入调研;还通过网络收到10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但已颁布的《民法典》仍存在未充分确认商事关系的特殊性,难以满足社会的商法制度需求等问题。这从侧面反映了(     
A.广大民众法律知识滞后B.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曲折性
C.国家立法程序仍需完善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2023-09-06更新 | 890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近代法制产生于清末法制改革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9年成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参照德、日、意等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拟定了《中华民国民法》并于1929—1930年分编颁行,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正式颁行的民法典,它基本达到了世界近代民法典的水准,结束了中国大陆上数千年民法缺失的状态,是中国实现民事立法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自1929年1月29日民法起革委员会成立,至1920年12月22日日全部公布完毕,整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用时不到两年。1949年后,新中国发布文告,废止了包括民法典在内的国民党政府颁布实施的所有法律。

——摘编自张新宝《中国民法的百年变迁》

材料二   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报告,提出了“编纂民法典”的任务。2016年、2018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并同意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工作所作的汇报,并作了指示,为编纂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由全国人大通过,2021年元旦起施行。中国自清末法制改革以后至此,百年民法典编纂历经艰难、曲折,最终胜利到达彼岸。我国民法典编纂融入了世界民法潮流,也推动了这一潮流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立民《中国百年民法典编纂历程与启示》

某学者认为,政治经济环境的不同是《中华民国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历程不同的主要原因。请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反对该观点或另提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09-0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修改“八二宪法”,将第十条第四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修改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B.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C.政治制度体系初步确立D.法制建设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4年,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国民革命席卷全国。国民政府迁往武汉后,在政治、军事、刑事、土地、人权和经济方面颁布了系列法律条文,如《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陆军刑律》《商民运动决议案》《佃农保护法》《工人运动决议案》《妇女运动决议案》等。在共产党作用下,法律制度建设倾向工农等下层人民,注意到人民的重要地位,使得社会身份得以重视,这在近代中国法制史上公开颁令是第一次。

——摘编自姚庆《论中国近代法治建设转型之路》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抱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将这个宗旨贯彻到法治建设之中。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所明确的“苏维埃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以便利人民群众、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的马锡五审判方式;无论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所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是新时代法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无论是立法领域,还是执法、司法领域,维护和保障人民利益始终是法治建设的主旋律,都使得我国法治具有了不同于其他国家法治的鲜明特色。

——摘编自王春业《论百年来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概括武汉国民政府法治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