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     
史料出处
“今边塞未正,阑出(未经官府许可而擅出者)不禁”《汉书·西域传下》
“然匈奴贪,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尚关市不绝以中之。”《史记·匈奴列传》
“鲜卑隔在漠北……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唯至互市,乃来靡服。”《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A.西域丝绸之路兴盛B.民族经贸往来活跃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中外经济交流频繁
2023-05-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都采取了一定的民族政策,其中主要有战争与和亲这两种对立的形式。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关系处理得好则国家兴盛,处理得不好则国家容易走向衰亡。每个民族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原王朝若是与某个民族(特别是比较强大的族群)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危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处于中华民族内部矛盾“尖锐一缓和一交融”的循环之中,尽管有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冲突,但民族团结和民族交往、交流始终是主流,国家统一始终是总趋势。

——摘编自吴东风《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3 . 从公元前105年开始,两汉政府先后在西域地区推行屯戍政策,以军屯为主,最多的年份屯军人数多达几千人。屯戍士卒修建了许多用于农田灌溉的水渠,还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同时设置管理屯戍事务的行政机构。这一举措
A.根本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B.推动了边疆开发与民族交融
C.为丝绸之路开通铺平道路D.开始于西域都护府设立以后
2022-05-23更新 | 23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