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元朝的建立是从“小中国”走向了“大中国”时代,强调元以后的朝代相较于汉朝等时期,统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要高得多。下列选项可以用来论证该观点的是(     
A.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B.奠定了中国现代疆域的版图
C.设立中书省直辖地区D.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趋势
2 . 元朝时期,疆域广袤,为加强统治逐渐形成一套行省制度。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据此可知,元朝在民族关系上的做法(     
A.是羁縻政策的延续B.根除了边疆地区祸患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D.呈现出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2023-01-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汉朝设有大鸿胪,“掌诸侯及四方归义蛮夷”;唐朝,除礼部、鸿胪寺外,设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元朝设有帝师、宣政院等机构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明朝的礼部、提督四夷馆、五军都督府等分掌边疆民族的相关事务;清朝,设置理藩院专理蒙古等民族事务。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统治者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B.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鲜明特点
C.政治制度的发展缺乏有效传承D.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卫所是明朝主要的军事制度,明朝建国之初.在 军队编制上,自京师至地方皆立卫、所。卫军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袭。明中期以后,国家承平渐久.卫所屯政日弛,其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顺治初年,清朝统治者对明代卫所制度进行了改造和调整,顺治、康熙与雍正之后,屯卫之兵,屡经裁汰,卫所亦多归并于州县。与此同时,卫官大量裁汰,屯丁改为民籍,屯田按民地起科。宣统三年,天下卫所始尽裁矣。至此,卫所制度彻底消失,化作历史陈迹。

——摘编自杨晨宇《清代卫所裁并总论》

材料二       “凡直省形胜要地,以次 分遣八旗兵驻守,其绿旗官兵复随都邑之大小远近,列汛分营”,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边患。整个国家的军事战略中心呈内向型.其兵力布置亦是偏重于内地,所以不再“寄(卫所)以防守之责”。

——摘编自永璇等《清朝文献通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卫所演变的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卫所演变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国书是国家元首代表本国政府致书于他国元首的一种文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回复了英国国王一封国书:“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深为嘉许。……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重重的海洋),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摘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1905年光绪帝致英国国王的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夙闻贵政府文明久著、政治日新,凡所措施,日臻美善。朕眷恋时局,力图振作,……兹特派兵部侍郎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商部右丞绍英前赴贵国考求政治。……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

——摘自台北故宫博物馆原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外交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6 . 清朝统一回疆后,回人的习惯法“回例”仍然是当地刑案司法中的主要法律依据。乾隆中期以来,清律和回例开始并存于回人命案的司法中,乾隆五十七年明确规定回人中的重案必须依据清律判决,回例只适用于一般刑案。同治时期,回例在回疆的刑案司法中最终被废除。这一变化表明清朝(     
A.推进制度趋同以巩固国家统一B.变革司法体系以维持羁縻统治
C.实行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D.消弭少数民族同中原文化差异
2023-10-07更新 | 57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晋之渡江也,遗中服之雅俗,据吴人之旧土。齐梁之后,风教荡然,危弱相承,礼刑不立,五代四姓,浸微以灭,上无所授,下无所归,虽欲正之,人谁适从!魏氏先实漠北,控弓朔、代,南平燕赵,遂通秦凉。出令作法,变风迁俗,天地有奉,生人有庇,且居先王之位,宅先王之国,子先王之人矣,则是夏禹之出东夷,文王之祚西羌,爰集大命,以抚方夏。《诗》、《书》所载,谓之何哉。前世大儒断南北之疑者,所以正魏也。

——摘自(北宋)张方平《南北正闰论》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北宋初期学者)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摘编自郑炜 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经(金代)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包括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时期中国观的新变化。
2023-07-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40年,荷兰殖民者大肆屠杀爪哇岛的华工,共计1万余名,史称“红溪惨案”。1742年3月,清廷内部讨论是否以禁止南洋贸易来制裁荷兰,但两广总督认为被“番邦戕害”的汉人,都是些“内地违旨不听召回,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咎由自取”。最终,清廷并未对荷兰采取任何报复措施。

——摘编自李文海《清史编年》第五卷

材料二 1902年1月,清政府照会美国政府,指出1894年美国制定的排华法将于本年12月期满而终止,如要订新约,美方必须改变现行政策。这一要求遭到美国拒绝,并计划将之展限。之后,清政府再次照会美国,强调:“华人在美,受虐已至极处,似不能较现在情形为甚。展限十年,碍难照允。”尽管如此,美国国会仍于4月17日通过决议,过去制定的排华法无限期有效,并禁止华工从夏威夷、菲律宾等美属岛屿到美洲大陆。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此事与美国政府交涉,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摘编自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下册

材料三 2011年1月,利比亚内战爆发,局势很快失控,当时约有3万中国人在利比亚,大多为从事铁路、通信和油田等行业的工程劳务人员。此外还有一些中餐馆的经营者和留学生等人员,处境十分危急。中国政府决定启动国家一级响应,把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一个不少撤回来。经中央军委批准,空军派出4架伊尔-76运输机,于2011年2月27日执行飞赴利比亚接运中国在利比亚人员的任务。这4架飞机连续飞行12架次,单机总航程29397千米,将1655人接运至苏丹首都喀土穆,将287人接运至北京。与此同时,中国海军第七批护航编队“徐州”舰于2011年3月2日抵达利比亚附近海域,执行撤侨任务。在整个利比亚撤侨行动中,中国政府共动用91架次中国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架次军机,租用外国邮轮11艘,国有商船5艘,军舰1艘,历时12天,成功撤离中国驻利比亚人员35860人,还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2100名外籍公民。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新华社《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撤侨: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前期对海外华人的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晚期对海外华人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这一变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政府能够将在利比亚侨民迅速全部安全撤回的原因。
2023-05-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预测卷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作为与内地密切联系的一部分,中国边疆亦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古代历代统一王朝对边疆治理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辨其流脉,不外乎两种:一是“因俗而治”,一是边疆内地一体化。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上述两种既矛盾又统一的边疆治理策略始终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并在边疆治理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围绕“边疆治理政策”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论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地方自治性质的土司制。明代出现废除土司,改派流官的做法。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这一变化
A.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促使官僚政治开始形成
C.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D.加剧了西南地区的落后
2020-11-17更新 | 599次组卷 | 1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