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晋之渡江也,遗中服之雅俗,据吴人之旧土。齐梁之后,风教荡然,危弱相承,礼刑不立,五代四姓,浸微以灭,上无所授,下无所归,虽欲正之,人谁适从!魏氏先实漠北,控弓朔、代,南平燕赵,遂通秦凉。出令作法,变风迁俗,天地有奉,生人有庇,且居先王之位,宅先王之国,子先王之人矣,则是夏禹之出东夷,文王之祚西羌,爰集大命,以抚方夏。《诗》、《书》所载,谓之何哉。前世大儒断南北之疑者,所以正魏也。

——摘自(北宋)张方平《南北正闰论》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北宋初期学者)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摘编自郑炜 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经(金代)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包括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时期中国观的新变化。
2023-07-2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