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是胡适于1917年2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首白话诗《蝴蝶》,这首诗有利于(     
《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A.发展民主科学B.宣传自由恋爱C.推动文学革命D.摧毁传统文化
2 . 乾隆统治初期,扬州诗会以酒肴珍美蜚声远近,“诗成即发刻……出日遍送城中矣”。这一盛况让两淮盐政卢见曾等也以风流主持自居,与文人交相唱和,游宴觞饮。一时间,扬州文风极盛,时人形容:“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这表明该时期的扬州(       
A.政治氛围比较宽松B.主流思想在蜕变中不断发展
C.诗文之风比较盛行D.商贾阶层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夷王时期,楚君熊渠曾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到春秋楚庄王时,楚国申叔要求对贵族“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教之礼,使知上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国家统一大势所趋B.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C.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列那狐故事诗是12—14世纪法国最出色的文学成就之一。故事诗以“禽兽”喻人,其中狮子象征国王、笨拙凶狠的熊象征大封建主、笨驴象征教士、灵巧狡猾的列那狐象征市民,当列那狐和其他动物展开斗争时,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列那狐。这一文学作品(       
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崛起B.沉重打击了法国的封建政治体制
C.加速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抑制了贵族的专横和教会的贪婪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信息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曲、盐酪。《茅亭客话》
A.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B.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C.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D.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伴随着东晋南朝、唐中叶城市经济和商业的发展,虽然还有某些士大夫激于道德上的义愤,对“钱”这个怪物进行挞伐,但是,到了宋代这个时候,“钱”已经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力量,在社会上活跃起来了,人们对它的看法也已经大大地改观了。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钱”具有强大的力量,连诗人的笔触也不得不承认:“有钱可使鬼,无钱鬼揶揄。”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康有为针对国门洞开,西方列强经济渗透日益扩张,民族危机愈来愈深的严重现实,阐明重利是富国救亡的重要举措。如果继续因循守旧,“犹不讲求生财之道,承亟以实利之是尚,吾恐鱼无水死,国无财亡。”他还强调轻利之说压抑人性,扼杀人才,致使国家陷于困境。

——摘编自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义利观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人们对钱的看法改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义利观并简析其产生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文帝用武力推翻了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致使南方贵族和士族官僚集团受到严重打击。隋朝鉴于历史教训,力图通过科举制度的确立,广开渠道吸收南北中小地主士人加入统治集团,借此削减士族集团在政治上的垄断局面,以扩大招选贤才的门路。唐代政权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建立起来的,唐朝统治者李渊、李世民在阶级斗争实践中亲身感到了社会上各种人才的作用。此外,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社会秩序,夯实统治基础,需要广纳社会各阶层的人才。人们不难看到,唐代有名的中央和地方官吏,很多都是科举出身的。虽然不能说“野无遗贤”,但基本上达到了他们“人尽其才”的愿望。应该说,隋唐利用科举制以加强统治力量的这套方案,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于北山《隋、唐、五代科举制度简述》

材料二   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考试的科目、内容与隋朝相比有了明显的增加,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科,考试内容与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大体一致,主要是《诗》《书》《易》《三礼》及时务、诗赋等,根据考生报考科目的不同又有不同的规定;制科没有任何资格上的限制,应试制科的人可以是常科及第者,也可以是低级官吏,甚至是平民百姓。在唐代科举中,应试者通过考试,取得进士及第或明经及第的出身,仅是得到了做官的资格,尚不能正式入仕,只有再通过吏部的“释褐试”或曰“关试”,合格者才能得官。

——摘编自杨青新《隋唐科举制考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度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3-1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破晓歌,属于普罗旺斯抒情诗的一部分,普罗旺斯抒情诗的起源与拉丁抒情诗关系密切。探其本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古罗马诗人奥维德那里。该诗被认为是现存唯一一首描绘破晓时分恋人即将分别、充满不舍和抱怨的古典拉丁抒情诗。

中世纪欧洲贵族骑士阶层推崇一种典雅的爱情观念:骑士崇拜一位贵夫人,并且效忠贵夫人。这些骑士提倡爱情至上、两性平等、身心快乐等,这种观念因为行吟诗人和贵族骑士的广泛传播和宣传,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人们通常认为:破晓歌歌颂的是骑士与贵族妇女之间的爱情,虽然这种爱情并不具备正当性,但是,在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封建婚姻制度背景下,这些爱情诗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破晓歌流传广泛,很多诗人后来流落到意大利,从而推动了那里的抒情诗的发展,而意大利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发祥地,因此,破晓歌算得上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品的源起或发端。

——摘编自曾艳兵《“破晓歌”:普罗旺斯爱情歌的精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破晓歌”在中世纪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井结合“骑士文学”的相关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破晓歌”这一文化现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晋之渡江也,遗中服之雅俗,据吴人之旧土。齐梁之后,风教荡然,危弱相承,礼刑不立,五代四姓,浸微以灭,上无所授,下无所归,虽欲正之,人谁适从!魏氏先实漠北,控弓朔、代,南平燕赵,遂通秦凉。出令作法,变风迁俗,天地有奉,生人有庇,且居先王之位,宅先王之国,子先王之人矣,则是夏禹之出东夷,文王之祚西羌,爰集大命,以抚方夏。《诗》、《书》所载,谓之何哉。前世大儒断南北之疑者,所以正魏也。

——摘自(北宋)张方平《南北正闰论》

材料二   至北宋时期,石介(北宋初期学者)对当时“中国”一词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性的界定……在地理上,中国是指以“九州”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汉族聚居之地,大体上就是指长城以南的黄河流域和长江、珠江流域,即所谓“天地之中”,并不包括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中国之人”主要是知“礼乐”、服“衣冠”、从事种植农业的汉族,少数民族也不在其中。

——摘编自郑炜 崔明德《辽金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经(金代)郝经的阐发,元人的“中国观”完备形成,其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包括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包括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中国”主权的行使者,可以是汉人,也可以是“行中国之道”的少数民族。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时期中国观的新变化。
2023-07-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旨在( )
A.发展教育事业B.强化地区管理C.加强皇权统治D.促进民族融合
2023-01-09更新 | 934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