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加之毛泽东的理论探索是在“左“倾思想盛行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首先从农村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很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村与城市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农村占很大比重,使得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内进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

——摘编自许经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曲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推进的原因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是中国传统政治结构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儒家与中国政治结盟的开端。孔孟虽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基本形态,但这些观念并没有真正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得到落实。到了汉代,随着大一统局面的稳定,叔孙通制订朝仪,使刘邦感受到了作为君主的威仪和贵盛,认识到儒学作为君主专制维护工具的重要性,从而扩大了儒学在汉初的影响;与此同时,儒家经典系统也在进行有机的调整,在“受命”“改制”等观念的影响下,儒家的经典——特别是《春秋》——被儒生塑造为“为汉制法”。……汉武帝之后,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内核,杂糅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原理建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试图以儒家的观念来改变汉初以来奉行的黄老道学,提出“独尊儒术”来确立儒家思想主导性,以“五经博士”来取代秦以来的成分复杂的博士制度。……这样,经典与现实政治之间的依赖关系被重构。

——干春松:《董仲舒与儒家思想的转折》

材料二   文化的生命力往往依托于经典,因为经典中的知识内涵构成了文化的重要基因。宋代新儒学不仅对先秦儒学作出了“创新转化”,重建了儒家信仰,更重建了儒家“新经典”。朱熹的思想在13世纪后便已传入东亚周边各国,从而使原本属于地方性知识的“四书学”在东亚世界获得了普遍性意义,成为东亚儒学的重要思想财富。改革开放之后,宋明理学也开始得到客观评价与进一步重视。

——吴震《宋代新儒学:思想与经典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汉代儒家是如何与政治结盟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儒学进行创新发展的表现。并概括宋明理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有何积极影响?
2020-02-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