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周武王能听到百姓们的心声,及时得到施政的反馈进行调整,采诗官起了巨大的作用。到春秋时期,采诗官采撷到的诗歌已多达三千余首,孔子整理出305篇,是为“诗三百”,成为后人研究历史的载体。由此可见,《诗经》(     
A.系孔子所作史书B.集风雅颂于一体C.见证了民本传统D.借助了仁政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4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北省大名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班)上学期12月半月考历史试卷
3 . 唐朝时期,有位诗人的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其作品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苏轼D.柳永
2024-02-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开国元勋朱德有首诗写道: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高低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称颂的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洛川会议
2024-01-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汝南、九江引淮;东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胜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太史公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遂至于会稽太湟,上姑苏,望五湖;东窥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济、漯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北自龙门至于朔方。曰:甚哉,水之为利害也!余从负薪塞宣房,悲瓠子之诗而作河渠书。

——摘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据《新唐书地理志》所记载全国水利工程共236处,前期为155处,后期81处,前期约占三分之二弱。若以秦岭及淮水以南为南方,以其北为北方,则北方前期水利工程占104处,南方51处,北方占三分之二强。但若加上前期陇右道地区的水利,则前期北方占十分之七八或更多。从后期南北地区情况看,后期81处水利中北方仅为14处,南方67处,南方占十分之八强。

——摘编自姚汉源《中国水利史纲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西汉时期水利兴修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水利工程的分布概况及形成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在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务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联邦政府的义务和权利是简单而又容易界定的,因为联邦的结成就是以解决某些全国性的重大需要为目的的;而各州政府的义务和权利就复杂了,因为州政府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细节。结果,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

——摘编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1953年,以毛泽东为首的委员会开始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当时有人作了一首八行押韵诗,归纳了这一政治制度的正确功能: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党委决定,各方去办;办也有诀,不离原则;工作检查,党委有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立法权集中在中央。但是在不违背中央方针的条件下,按照情况和工作需要,地方可以搞章程、条例、办法,宪法并没有约束。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关系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3-11-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北宋沈括看到唐朝诗人贯休《富贵诗》中的“刻成筝柱雁相挨(筝制作得很讲究,连筝柱上都刻满了装饰用的雁纹)”,发出感慨:这是在我们市井弹琴卖艺的人都有的东西,他们还当成富贵生活来夸耀。相对于唐朝,宋朝(     
A.民众生活更加奢靡B.诗歌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水平提高D.城乡经济交流十分频繁
2023-02-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写道:“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关于这首诗所描述的历史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班超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日趋下降
C.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在敦煌分为北线、中线、南线
D.从嘉峪关到玉门关,前往印度和中亚、西亚的路线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有关《诗经》研究的部分代表性观点,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学者观点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者诗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去其重,取三百五篇。此说多为后人所赞同,如班固等人
孔颖达《毛诗正义)认为:从经传所引诸诗看.存者多而亡佚者少,不容孔子十去其九
朱熹、叶适认为孔子只是刊定而已,谈不上删与不删
现代学者司马迁生当西汉初.所见材料多,删诗与否,亦有不同说法,但他取三千之说,必有依据
A.研究《诗经》不能以《史记》作为参考史料
B.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代发展一定会被揭开
C.历史叙事通常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
D.《诗经》由不同时代学者搜集和整理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主要反映了(     
A.城市经济逐渐繁荣B.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2023-01-04更新 | 45次组卷 | 73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