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温州人项乔将明太祖“六谕”引入《项氏家训》。《项氏家训》共四十七条,前六条均是对“六谕”的诠释,内容则是“谨仿王公恕解说,参之俗习,附以己意”,但也添加了一些适应时代和地域的内容,并且更加口语化。这表明明代家训(     
A.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确立了理学的统治地位
C.凸显世俗教化治理功能D.注重迎合市民阶层需要
22-23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对于以上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该材料摘自《权利法案》B.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C.体现了孟德斯鸩的“三权分立”学说D.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023-02-08更新 | 48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练习(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英国人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冲的很淡;人们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于18世纪50年代。“那些贵妇们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午后茶成为一种隆重而固定的礼仪,应该归功于英国贝德福特公爵夫人安妮(1788-1861)。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使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按照他们的饮茶习惯增加了牛奶和糖。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普及起来,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功夫茶到英式下午茶》

材料二   16世纪开始,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推动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品。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

——摘编自《近代欧洲的茶叶贸易与中国茶文化的西传》等


茶叶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近代世界茶文化发展。请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一个解说提纲。(先明确提纲主题,主题要围绕世界近代的重大事件观点明确,逻辑清晰)
2021-12-11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23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2019-01-30更新 | 2427次组卷 | 62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
2019-01-30更新 | 61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大名县一中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晋高僧慧远讲经时,讲诵儒家《丧服经》宣扬尊敬先祖,他还引老庄理论解说佛经《高僧传》来诠释法性。这说明,慧远的佛法理论(  )
A.改变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深受中国本土文化浸润
C.实现了儒释道三教合一D.逐渐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监察百官之职
B.审议决策之权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是“对政治共同性作出新的解说”,这次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自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这次“革命”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名校
10 . 陈独秀著文指出,“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是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对这一说法的正确解说不包括
A.反映了普通民众的思想状态
B.完全忽视辛亥革命对思想解放的作用
C.是其宣传民主科学的依据之一
D.推动探索活动进入学习观念阶段
2016-11-27更新 | 11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临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