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初“儒将”泛指出身儒生的文士统兵者与“惋侚若儒生”的武将。北宋中后期“儒将”含义强调科举出身和文资身份,渐为文士所专有。南宋时期“儒将”的标准悄然放宽,“崇诗悦礼”成为评判儒将的重要依据。宋代“儒将”含义的演变折射出(     
A.政治形势的变迁B.崇文抑武的贯彻C.科举制度的发展D.中央集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环境破坏的伤感B.热爱和平的态度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D.爱国忧民的情怀
2024-01-05更新 | 54次组卷 | 89卷引用:河北省正定县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兴起并成为一门产业。民众仿效16世纪以来贵族“欧陆游学”传统,参观英国知名作家的出生地、故居和墓地,探访文学作品中描述之地,以求“更深刻地理解熟悉的文本”。

地处偏僻的斯特拉特福,因是莎士比亚出生地而成为旅游胜地。1847年出版的《英国最杰出诗人的故居和常去之处》配以版画介绍英国作家故居,深受读者欢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有乔叟、斯宾塞等众多作家的墓碑或纪念碑,备受游客青睐。人们还将文学作品视为“旅游指南”,前往伦敦、罗切斯特等地,与作品中的人物“邂逅”,“跟随哈代想象出来的人物的活动轨迹游览他们的故土”,领略司各特作品中描述的苏格兰高地风光,寻找历史记忆。“莎士比亚之乡”“哈代之乡”“司各特之乡”等英国文学之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摘编自(法)马克布瓦耶《1621世纪西方旅游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学旅游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英国文学旅游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为古代日本重要人物的主要成就。这可用于印证(     
人物成就
山上亿良带着《游仙窟》《王勃集》等诗文回日本后,写就了《沉疴自哀文》,引用了《抱朴子》《游仙窟》等经典书籍
空海以《文心雕龙》为鉴,将《新定诗格》《诗格》《诗脑髓》《诗仪》等书排比编纂为诗论集《文镜秘府论》《文笔眼心超》
吉备真备教授皇太子阿部内亲王(孝谦天皇)《汉书》和《礼记》,并在大学教授五经、三史、明法等
A.汉字的传入成为日本文化发展的契机B.儒学得到了日本社会的普遍认同
C.日本文化的主要思潮由欧洲转向中国D.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辐射作用
5 . 1903年,晚清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要手段(工具),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载体),民国初年迅速蔓延至白话教科书、白话告示、白话宣传品等,自然也包括白话小说、戏曲、通俗歌诗等文学体裁。这说明清末民初(     
A.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文学革命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日益深入
C.各种进步势力达成改革共识D.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2023-05-21更新 | 595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12月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杜牧在《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中写道:“一日读十纸,一月读一箱。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该诗反映出,唐代(     
A.首开文治的模式治理国家B.科举制对世风具有导向性
C.官员的素质普遍得到提高D.读书与做官开始有了联系
7 . 写于19世纪40年代的一首英国工人阶级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技术改进强化了传统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对机器时代技术的人文批判
8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2023-06-01更新 | 96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有思想家指出:“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悌,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无使战,必削至亡;国无十者,上有使战,必兴至王……国用《诗》、《书》、礼、乐、孝、悌、善、修治者,敌至必削国,不至必贫困。”由此可知,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礼乐社会B.严格控制臣民
C.讲究师出有名D.实行军功爵制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下令:凡《秦纪》之外的历史书籍及非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百家语限期烧毁,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禁止私学,欲求学的以吏为师;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此举旨在( )
A.发展教育事业B.强化地区管理C.加强皇权统治D.促进民族融合
2023-01-09更新 | 934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