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灭陈后,岭南地区拒命反隋。广州至西部沿海各州郡一带越族各部拥戴高凉郡(高州)冼夫人(前高凉郡太守冯宝之妻)为共主,集兵对抗南下隋军。隋军攻陷陈都建康后,总管韦洸奉命率军安抚岭南,向广州进发。晋王杨广遣陈主陈叔宝(已降)遗冼夫人书,   “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冼夫人得书验信,知大局已定,转而拥护隋朝,遣其孙冯魂率部众迎接韦洸   “入至广州”……文帝表彰冼夫人效忠朝廷之功,册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开谯国夫人幕府,置长史以下官属”。此后,冼夫人更加尽忠朝廷。

——摘编自王力平《隋朝的边疆经略》

材料二: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 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

明代万历年间疆域图(局部)


材料三:1936年,毛泽东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指出:   “至于内蒙古,这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我们要把日本赶出那里,并帮助内蒙古建立一个自治的政府。”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中宣布依据各民族平等的原则,再次申明“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的政治主张,表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自治区”,即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已确定的“新办法”。1947年,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领导的自治运动实践,当时也进入建政实施的阶段。

——摘编自郝时远《新时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朝经略岭南地区的方式,结合所学,简析其边疆治理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卫所分布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继明而兴的清朝在处理与蒙古族关系上的新举措。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在内蒙古地区建立自治政府的背景条件。结合所学,概述改革开放前中共推进民族区域自治的举措。指出中共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表现。
2023-11-24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各民族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材料一

唐朝《礼宾图》壁画

图片展示的是唐朝鸿胪寺官员,正接待三位外国及周边少数民族的来使。

材料二 《大唐六典》卷十八《鸿胪寺》称鸿胪卿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属,以率其官属,而供其职务,其下属典客令、丞等通常亦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者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每使至,鸿胪勘问土地、风俗、衣服、贡献、道里远近,并其主名字报

——《唐会要》卷六三《史馆上》诸司应送史馆事例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并说明材料的史料价值。

材料三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侣中兴释教之印

帝师是元朝政府赐给西藏上层僧人的最高封号。

(2)上图属于什么类型史料,并说明利用上图可以研究的历史内容。

材料四 2020812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再回出生地那曲,参观后表示家乡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是通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所取得的。


(3)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民族团结的政策。
2023-0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观察如图。对该图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状况理解正确的是(     
A.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疆域与版图
B.中原政权给少数民族“岁币”,维持了边防安定
C.经略内陆边疆,促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D.开始采取对以后五百余年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的举措
2022-12-10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届高三12月选考科目测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处于元和清两个少数民族王朝政权之间的汉族政权,明王朝既继承了元朝留下来的庞大疆域及相关认知,又在把传统中原王朝的“中国观”“天下观”以及“内中国而外夷狄”等做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创新。明太祖认为“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御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在从东北、到华北和西北、到西南等广大的民族边疆地区,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明中央在边疆防御的主要对象。其次,明初继承了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施政治国的最高目标是“定天下于一”。……天顺御制《大明一统志·图序》中言及的“边疆”和“四夷”,不仅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的民族部族或政权等。

——摘编自彭勇《徘徊在近代化社会的大门外:明代的边疆民族观念及政策评说》

材料二   “占领总统府”这一胜利,不仅宣告了国民党政权的瓦解,同时也宣告了我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时代的即将到来。对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而言,要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1949年全国政协大会筹备期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考虑到底是搞联邦,还是搞统一共和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毛泽东专门征求著名的民族理论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李维汉的意见。李维汉同志旁征博引,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自决权实施的原则和意义,认为“不能不根据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不同情况,经过不同的具体道路,采取不同的形式。”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初统治者的边疆民族观并指出该观念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的寰宇图将王朝直接控制的区域,尤其是“九州”,绘制在地图中间,且不成比例放大,同时将“夷”不成比例缩小,置于地图图幅四周。与“华”有密切交往的朝鲜、交趾等通常被绘制得也较大、较为详细,而那些几乎只是有所听闻的“夷”,如欧洲、非洲诸国,则通常被绘制得非常小、极为简略。这可以用于说明古代中国(     
A.地图的绘制技术较为先进B.儒家思想得到传播
C.通过华夷观构建世界秩序D.对外文化交流繁盛
2023-03-03更新 | 500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