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传统中国,边疆是尚未或者正在驯化中的地方,边疆问题其实是央地关系的次生形态。从唐至宋,我们看到了两种边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它们的实施结果。一种是唐代的藩镇模式。藩镇节度使本来是中央派出的边防统兵官,后来势力膨胀,引发了安史之乱。在唐朝之后的宋朝,对藩镇模式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解决方案是建立了一个极端的分权模式。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二:设置宣政院……负责处理民族和宗教事务,这些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确立,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宣慰司都元帅府等,这些机构的官员中,更多的是当地民族首领人物……中国历史上的土司制度,由元代始。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边疆治理方案的利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地方管理制度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启示。
2 . 请判断下面三幅历史地图的先后顺序(     
   
A.③②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①②
2023·广东·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3世纪,中原汉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均自我认同为“中国”,“中国”这一美称极具魅力和吸引力,不仅成为汉族及其政权引以为豪的自称,也成为少数民族及其政权所向往的对象。正是这一魅力,才使各个民族和政权逐步凝聚到“中国”这一旗帜之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

——摘编自赵永春、王观《10—13世纪民族政权对峙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由边疆民族创造的、到清代成熟的多元宗教和双重治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并存共生问题,并最终将农耕民族视野之外的广袤边疆,从草原、戈壁滩到高原森林,统统列入中国的版图。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1)指出材料一中认为古代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谈谈你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代双重治理体制的表现,并分析其特点。
2023-10-09更新 | 46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三宋元到明清:多民族政权的并立、统一和中国版图的奠定(专题检测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3-24高三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命行人杨载赴琉球,“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要求琉球奉表称臣,建立藩属关系。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效臣服,并派遣其弟泰期等随杨载回朝入贡方物。明太祖“诏赐《大统历》及织金文绮、纱罗各五匹”。明太祖此举旨在(     
A.加强对外经济交往B.拓展国家的政治版图
C.维护国家统一局面D.诏示政权的正统地位
2023-09-20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第四单元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河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内蒙古绥远地区的土默特蒙古至清代中期就先后修建了致祭先农、关帝、孔子、文昌、观音等各类庙观。归绥哈拉不达乡,本是一个纯蒙古族生活区,该乡有佛殿、龙王庙各一,百姓每年于龙王庙领牲三次。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流思潮发生变动B.少数民族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C.政府对边疆的控制加强D.边疆与内地民族交流交融增强
2023-08-30更新 | 467次组卷 | 10卷引用:选必1第4讲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片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历史深度与宽度的媒介。下面是中国历史上从古至今的四幅以外交为主题的图片。



请围绕“图片中的历史”,提取一幅或多幅有历史关联的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唐宋治理边疆,实行羁縻政策,羁縻州只是名义上的府州区划,一般不呈报户籍,不担贡赋。元朝因俗设“土官”,通过宣慰司等机构,实行强制性的检括户籍,设立驿站,比较固定的缴税和贡献,强制征调土官土军等。这反映了(       
A.羁縻府州不受中央政府管辖B.元朝基层治理能力得到提高
C.土官制度促进民族交流融合D.时代变迁影响边疆治理效能
22-23高二下·湖北恩施·期末
8 . 咸丰县唐崖土司城遗址于2015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唐崖土司始建于元朝,明朝天启年间,在协助朝廷平叛中取得胜利,获赐牌楼一座,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字(见下图),雍正十二年(1734年),唐崖土司和散毛土司、龙潭土司等一起前往省城总督衙门呈请改土归流,最终被调至汉阳、孝感等地安插.给予千把总直职。唐崖土司近四百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       
A.政府对地方首领有所倚重B.自请改土归流实为无奈之举
C.少数民族拥有较大自治权D.政府适时调整地方治理手段
2023-07-16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9 . 明代嘉靖时期,在北方拒绝边境互市,在南方严格执行海禁。但到了万历时期,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守护下,北方又“隆庆和议”,俺答汗以顺义王名义归附,南方有漳州月港的开海,使海盗变成了海商。这说明(     
A.政治制度弊端明显B.八股取士造成思想僵化
C.农耕经济封闭保守D.国家安全影响对外政策
2023·河北衡水·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初西南地区的地方行政设置,除了与内地一致的府、州、县之外,还有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长官司等行政机构。而到了清朝,此类机构的设置大大减少,如云南省就由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的50个减少到清朝雍正末年的13个。这一调整旨在(     
A.将西南地区纳入中国的版图B.加强国家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C.实现西南与内地管理一体化D.变革边疆地区地方管理机构
2023-06-20更新 | 865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突破卷23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通关卷(新高考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