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2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文”同“屈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平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

材料三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婢,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简要列举新中因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36年,清太宗设立了蒙古衙门以负责处理蒙古事务,由于需要处理的事务日益增多,蒙古衙门随后改为理藩院。1644年清军入关,蒙古诸部纷纷率师相从。清朝统治者认为少教民族居住地区是中原内地的“屏藩”,故乾隆皇帝说:“变、户、刑三部及理藩院均属紧要。”作为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理藩院由管理漠南蒙古诸部,扩及到管理少教民族地区及参与对各族上层人士叛乱活动的镇压,并会同刑部制定少教民族刑法,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刑事诉讼案件,还办理满蒙联姻,管理喇嘛教、会盟、驿站等。清朝覆灭,理藩部机构也随之瓦解。中华民国建立后,借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成立蒙藏委员会。

——摘编自赵云田《清朝的理藩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理藩院设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简析理藩院的历史作用。
2021-05-3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