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费孝通的多元一体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他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也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摘编自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依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儒家民族观是历代封建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制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和指导原则,……儒家民族观强调“修文德以来之”的和平方式,材料所述民族观
A.与我们现代的民族观完全的相同
B.是各民族实施羁縻政策的思想渊源
C.消除了历代边疆地区割据的隐患
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创造条件
2022-01-27更新 | 329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仪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从1405年至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远航至东南亚、印度洋,最远到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B.发展与亚非国家间的贸易
C.“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D.建立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文化;元朝时期,马可·波罗来华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1689年,中俄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些史实反映了中国古代
A.对外交往以欧洲国家为主要对象
B.使者往来为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C.对外交往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D.对外交往的目的以经济利益为主
6 .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A.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B.促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对非洲国家的财宝进行了大肆掠夺
D.与所到的亚非国家发生了激烈冲突
2021-09-23更新 | 536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应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材料二   北宋与辽、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和议是有积极意义的……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三   雍正皇帝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

——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


(1)材料一中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请举出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民族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
(2)据材料二,指出“三次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请写出我国历史上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王朝。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时遵循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设置了什么官职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8 . 明朝大力发展茶马贸易,在河州设置茶马司,其贸易“控西夷数万里,跨昆仑,通天竺,西南距川,人于南海”,形成了一个无形的茶叶疆域。明代学者解缙认为茶有着“夷夏之交,义利之辨,寅宾尚忠信而笃敬,河州固唐虞三代之邦也”的作用。据此可知,茶马贸易
A.扩大了明王朝的疆域范围B.巩固了传统“宗藩”秩序
C.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D.促成了“西学东渐”局面
2021-09-09更新 | 1997次组卷 | 3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检测(一)历史试题
9 . 在完成藏区的统一后,明太祖要求藏族群众输马作赋、承担徭役,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强调“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这表明()
A.汉藏民族拥有相同的赋税政策B.政府施以因俗而治的治藏政策
C.朝贡贸易有利于汉藏间友好关系D.政府对藏族地区实行必要的管理
2021-08-19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元代“四等人制”下的汉人、南人中绝大部分都是汉族,“先灭金所得者为汉人,后灭宋所得之江南人为南人”。蒙古统治者将汉人、南人进行区分的目的是
A.加强民族团结交融B.促进民族的平等发展
C.分化管理加强统治D.中央与地方互相牵制
2021-02-07更新 | 428次组卷 | 1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涟水中学等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