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1429年英法战争期间,法国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圣女贞德自称得到上帝启示,站出来领导人民作战,挽救了法国。后来,她被英军俘虏,并被英国的宗教法庭指控为女巫,说她所谓“听见上帝指示”,听见的是魔鬼的声音,还列出她是女巫的其他佐证——贞德平时穿男装、绑腿、戴男人的帽子,法庭最后将她处死。这段历史突出反映了(       
A.人民大众反抗封建专制B.战争冲突阻碍思想解放
C.宗教改革势在必行D.民族意识艰难觉醒
2024-06-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2 . 【大学与时代】

材料一   中古后期,西欧大学主要由学者们自发形成和组织,受救皇控制,50%以上集中于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南部,其教学与研究以经院主义哲学为核心,辅之以医学、法律等专业学科。14—16世纪,国家或民族教会创办的大学迅速增加,许多城市也在原主教学校、法律学校等的基础上相继成立大学,其分布范围向整个欧洲扩展,希腊语、修辞学和文学等“博雅课程”被认为能“发展那些蕴涵于人身心之中的最高才能”,而日益受到重视。

——摘编自易红郡等《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西欧各国政府新创办了各类国立农学院、高等商学院及多科性技术学院等一批新大学,主要训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拿破仑还授予巴黎多科工艺学校“为了祖国的科学与荣誉”的旗帜。此外,企业家也创立或资助了一批大学,如欧文斯创办的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剑桥、巴黎等传统大学在古典学科与神学之外,加强了对自然科学课程的研究。各大学相继设置了图书馆和实验室等研究设施。此外,大多数大学中兴起了诸如德意志“青年协会”式的学生组织,号召“民族团结”“为祖国服务”,反对犹太主义与斯拉夫主义。

——摘编自贺国庆《高等教育的重大转折——工业时代欧洲大学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4—16世纪西欧大学新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西欧大学出现的新变化并评价其历史影响。
3 . 近代世界的政治结构有两大基本概念,一是土地应划分成统一在独立当局之下的区域,它们在确定的疆界内有决定其内部事务的最终发言权;二是这些区域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由具有一体感的人们所居住,他们形成民族关系或民族性。符合这一“政治结构”的是(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C.“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你自己”D.“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2024-03-22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就是“不列颠性”观念。 这一观念……格兰人与英格兰人以及其他不列颠地区的人民之间建立起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观念在1707年联合法案(《联合法案》使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结束了苏格兰独立的政治地位)之后逐渐形成,并在18世纪后半期达到了高潮。“不列颠性”观念(     
A.是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出现的表现
B.高潮时期反映英国面临外部挑战和威胁
C.体现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自豪
D.避免了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冲突和分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昔日强大的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羸弱不堪,荷兰与瑞典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的国家,法国则强于西欧,瑞典傲视欧洲东北部,新教德意志逐渐崛起。由此可知,这场战争(     
A.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
B.确立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C.结束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D.改变了欧洲格局奠定维也纳体系
6 . 特许状是中世纪英格兰教会和贵族拥有土地、司法、行政等方面特权的凭据。从诺曼征服到12世纪末的近一个半世纪,苏格兰出现了数量众多的伪造特许状。其中威斯敏斯特修道院持有的声称由征服者威廉颁发的46份特许状中,将近一半为伪作。这反映了(     
A.民族国家的形成B.王权影响的扩大C.教会力量的衰落D.法治传统的确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大都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政策,即在实现政治统一的前提下,保持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汉朝在今中国新疆地区设立的西域都护府,唐朝在这一地区设立的安西和北庭两大都护府,都只管理军政要务。清朝中央政权针对不同民族地区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蒙古族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对西藏则派驻藏大臣,通过册封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在新疆维吾尔族最集中的地区实行伯克制度;对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则实行土司制度。

——摘编自《〈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

材料二   18世纪,狄德罗对于民族的定义是:“作为一个集合名词,民族指代的是相当大的一群人,他们居住在一片有明确限定的国家范围之内,并且遵从同一个政府的命令。”法国大革命后正如《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宣称的:“所有主权在根本上属于国民。任何团体或个人都不得行使非直接来自于国民授予的权力”。这里的“国民”二字在英文中使用的是“nation”,当法国的革命者们使用它的时候,所指显然超过了国王与贵族的范畴。此时的民族意识与反对封建争取平等与自由的意识相一致。德意志民族主义产生于欢呼法国革命和反对革命法国的斗争中,德意志知识分子和开明领袖痛感必须有某种统一。普鲁士承担了这种责任,同时也将“强权原则”、国家利益至上主义推向极致。

——摘编自陈乔一《法国大革命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民族主义及民族历史书写》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民族主义对欧洲政治文化的影响。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4世纪,古登堡发明设计了一种带有螺丝机械装置的平压印刷机。他运用这些技术印刷《圣经》和《诗篇》。印刷术获得了迅速的成功。1476年,希腊文本在伦巴第印刷;1500年,“罗马体”和“斜体”文字在威尼斯流行起来,与莱茵兰的“哥特体”形成竞争并逐渐取而代之。人们可以得到未被删节的文本,这些文本也不再掺杂原先不可避免地附带着的经院式、教规式的注解。人们现在有了可供沉思的《圣经》,尽管在其页边还存留着源于无知的错误。德语版《圣经》的编辑成书是在1466年,意大利语版在1471年,荷兰语版在1477年,卡斯提尔语版在1485年,而法语版则是在1487年。中世纪的文盲因此得以在每一个知识的源泉中畅饮。

——摘编自福西耶《剑桥插图中世纪史(1250—152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5世纪末欧洲印刷业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5世纪欧洲印刷业发展的影响。
2023-11-18更新 | 8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正是在启蒙思潮与美国革命的冲击下,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从而带来了一场全欧洲的战争。这种战争大大简化了欧洲的版图,特别是那些还存在着中世纪式的分封割据的地方版图,如德意志境内由300多个邦国缩减为不到40个,意大利境内缩减为8个邦国。材料强调(     
A.启蒙运动瓦解了欧洲旧体制B.美国革命影响了欧洲民主政治的扩展
C.拿破仑战争推动欧洲一体化D.法国大革命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前,欧洲国家主要关注政务语言、宫廷语言、法令语言等。进入19世纪以后,官方对生活语言的关注越发普遍,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初级义务教育,官方确定的标准语言也被推介给所有在校学习的人。这一变化(     
A.利于培养国民政治认同B.顺应民主共和的主流趋势
C.推动文化的一元化发展D.适应提升政治素养的需求
2023-08-28更新 | 564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